繁體版 | English

蓝朋友!守卫三峡坝区19年!

  本网讯(刘辰)7月28日上午,骄阳当空。

  在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湖北省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三峡坝区特勤大队护航编队12名消防指战员穿着沉重的灭火防护服,正在执行第5000次护航勤务,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两岸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

  “我们向祖国报告,第5000次船闸护航,平安!”

  
▲ 通航管理局为三峡坝区特勤大队第5000次执勤赠送锦旗

  
▲ 第5000次护航船舶离开三峡双线五级船闸

  

  经过6个小时挥汗如雨的坚守,护航编队顺利完成本次护航任务。当日护航货物共计8200吨。

  当日,参加护航工作的一级消防士刘列彪,2007年入伍,16年来共参与船闸护航任务2000余次,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他说:“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就像一座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江上长城’。它全长6.4公里,其中主体部分1.6公里,上下蓄水位落差达113米,相当于40层楼那么高。护航的消防员要跟随船舶经过5个闸室后才能顺利翻越三峡大坝,这一过程通常要持续4至8个小时,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船闸护航工作,感觉比跑5公里还累”。刚入职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夏佳伟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说道。

  三伏天,船闸上没有一处可以遮阴的地方。护航消防员必须穿着全套灭火防护服,顶着酷暑骄阳,在船闸上笔直站立长达6个小时。

  厚重的灭火防护靴因高温炙烤而发软。

  一名消防员一次护航平均要喝掉10瓶矿泉水,湿透的灭火防护服轻轻一拧就汗水直流。

  2004年7月8日,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正式通航。作为三峡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建设和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使千里峡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2004年12月31日,三峡消防特勤大队(2018年改制转隶后更名为“三峡坝区特勤大队”)正式成立,担负起三峡工程的消防保卫任务。

  
▲ 护航指战员检查固定消防设施

  数据显示,护航19年来,三峡坝区特勤大队共计守护危化品过闸5000次,出动消防车8000余辆次,出动护航指战员40000余人次,成功守护23000余艘共计4000余万吨危化品过闸。期间,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三峡消防特勤大队成立伊始,第一任大队长张小忠就收到了任务,要求组建一支专业的船闸护航队伍,负责载运危化品船舶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期间的消防保卫任务。

  全国首个消防船闸护航编队,就此诞生!消防船闸护航,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没有类似的工作经验可参考,得从零开始摸索。

  三峡坝区消防特勤大队党委书记、政委叶志红介绍,“随着三峡双线五级船闸通航船舶吨位的逐年攀升,护航的消防力量也逐年增强。”

  “从业余到专业,船闸消防护航操作规程越来越规范”。“三进三峡”的三峡坝区特勤大队现任大队长李勇,是与护航编队共成长的典型。  

  

  ▲ 护航指战员定点执勤

  

  2004年底,他首批参加船闸护航任务,“人随船走,随时准备投入灭火救援战斗”;2010年至2012年,他参与制定了船闸护航“五步法”,将勤务准备、勤务受理、勤务展开、勤务调整、勤务讲评纳入护航全过程,使护航工作更加正规高效;2023年4月,三峡坝区特勤大队组织编撰了《三峡五级船闸护航勤务规程(试行)》,完善了护航勤务理念和实操。

  护航编队的指战员们表示,无论有没有险情,他们将一如既往驻守在三峡大坝,护卫着祖国的“动力心脏”,随时准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本文图片由三峡坝区特勤大队提供

编辑:李雷 杨思恒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