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黄克瑶 但棣瑶)
一个从长江、峡谷款款而来的城市
风景优美、如诗如画
一个发源于长江、发展壮大于长江的企业
三十而立、脚步铿锵
当宜昌遇上三峡集团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1 水电情缘
上控巴蜀,下引荆襄
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
宜昌沿江而展,拥水而卧
自然的雄奇跌宕与壮阔豁朗在这里交融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这里有自然之三峡
“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
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全长66千米的西陵峡全部位于宜昌境内
这里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垂直落差2400米
自然的馈赠化为澎湃电能
山水竞秀演绎水电的交响
千年古城宜昌化身“世界水电之都”
▲ 三峡工程 摄影:黄正平
这里有工程之三峡
脚下,是坚如磐石的三峡大坝
眼前,是高峡平湖的三峡水库
“筑坝为民、治水兴邦”中华民族百年梦圆
从长江溯流而上至金沙江
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串联成线
打造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
每年可生产绿电约3000亿千瓦时
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道路上三峡集团阔步前行。
▲ 白鹤滩水电站 摄影:谢雷
02 绿色使命
右边江水苍茫,左边草木葱茏
在宜昌猇亭区江边公园散步的人们
一定会被这样的美景撩拨起诗性
公园中央,一座造型别致的雕塑格外“吸睛”
银色的圆规屹立在蓝色飘带之上
寓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立在母亲河上
▲ 424公园里规矩广场 摄影:毛翔春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
首站来到宜昌猇亭段长江岸边
立下规矩,留下嘱托
为护一江碧水东流
宜昌铁腕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以破解“化工围江”
产业绿色转型“腾笼换鸟”
努力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目标引领方向
▲ 湖北宜昌猇亭区长江江段 摄影:汤伟
5年前
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
重任在肩,使命担当
三峡集团全面开启清洁能源和长江生态环保
“两翼齐飞”的战略转型
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
首批四个试点城市便有宜昌
围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运维管网、疏通城市“毛细血管”、
打造“最美岸线”
三峡集团与宜昌“再续前缘”
拥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继续出发
▲ 湖北宜昌猇亭区长江岸线 摄影:毛翔春
03 生态愿景
江豚逐浪,沙鸟得闲
每一抹绿色、每一声虫鸣
都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来电”
宜昌以65.7%的森林绿化率
位居27座长江沿线城市首位
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显著长江宜昌城区江段成群的江豚再现“最美微笑”
为守护中华鲟洄游产卵
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一跨过江
为“长江活化石”让路
自1984年来,
增殖放流成为中华鲟物种保护“必修课”
▲ 中华鲟放流 摄影:郑斌
多年来
三峡集团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持续开展中华鲟、长江鲟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
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
累计放流长江珍稀鱼类超2100万尾
三峡集团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里
“植物界大熊猫”珙桐惬意地舒展着枝叶
三峡库区特有、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蕨迎风起舞
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下
累计已有1392种2.98万余株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
得到抢救性迁地保护
人工繁育特有珍稀资源性植物苗木24万余株
其中30余种5万余株已成功回归野外
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再添生机
▲ 荷叶铁线蕨 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供图
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是宜昌与三峡集团共同的生态愿景
04 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这里是昭君和屈原的故乡
是三国群雄金戈铁马的战场
被诗歌、音乐、历史文化滋养千年的城市
还在奔向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2022年3月,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
“长江三峡1”号扬帆启航
▲ “长江三峡1”号驶入三峡升船机。摄影:汤伟
2023年7月,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
顺利运抵三峡大坝附近的杨家湾码头
“电化长江”“氢化长江”推动长江航运绿色转型
绿色长江的“航道”更加宽广
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个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之一的项目
在宜昌夷陵区三斗坪镇拔地而起
水流、电流、信息流比肩奔行
100%的绿色水电支持调配着信息流
常年12℃左右的低温江水
让散热降温节能降耗、效率提升
释放出滔滔江水的无限潜能
▲ 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资料图片)
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
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也将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面向未来三峡集团与宜昌正携手并进
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李雷 杨思恒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