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砥砺奋进在新能源版图上,用五彩斑斓的色调描绘能源革命的新画卷。在四川凉山州,三峡能源探索出一条产业带动、改善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道路。其下属四川分公司在平均海拔3200-3600米的大凉山描绘“千乡万村驭风行,千家万户沐光行”的美丽画卷。截至2023年7月,已投产新能源项目75.38万千瓦,每年可为当地提供约13.8亿千瓦的绿色电能。
前不久,一条“75米长、19吨重的风机叶片在悬崖上以‘Z’形弯道‘神龙摆尾’”的视频登上热搜,看得网友们直呼脚底发麻,纷纷感叹:“宛如开了特效!”而视频拍摄地正是凉山州金阳县。
“75米风机叶片过盘山路,需要连续转上百个急转弯。这一趟啊,就要运输半个月,还会伴随严寒、高原缺氧、暴雪等困难袭扰。”项目参建者如是说。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六年筹建,项目经历一次又一次艰难险阻,才最终落地。
▲ 75米长、19吨重的风机叶片正在悬崖边上走盘山路
穿云破雾 海拔3000多米的挑战
初到金阳,建设者们走进海拔3000多米的大凉山区,面临的是“工期紧任务重、海拔高施工难”的现实困难,还有三个风电场同时开工建设的严峻挑战。
▲ 3000米的山体悬崖路
项目团队一遍遍地模拟各种运输方式。“只要第一个叶片成功运输,那这条路就走通了。”技术人员说。
“那就运输、修路同步开展,修一点运一点,运输不过,那就再修!机器做不到的就人工做,只要心细,安全做到位,就能实现。”项目负责人坚定地说道。
▲ 山体悬崖路
经过反复推敲,他们制定了“运修同步”的周密作业方案。
项目现场,施工方开始加固道路路基。在悬崖边上加固道路,机械设备无法应对,需要施工师傅“艺高人胆大”,像登山者一样,打着双重保险绳,吊到路基的悬崖下,打锚栓,浇水泥,构筑道路的水泥堡坎。
▲ 开山凿路
连续作业让道路终于具备运输条件。然而,叶片倒运车驾驶员依然心里没谱,不敢载着叶片走盘山路,生怕卡在哪个弯道,进退两难。
项目团队商量后决定步行带路,一人在车头指挥,一人在车尾押队,就像指导一个新手司机倒车入库一样耐心细致,他们边走边喊:“七道拐,这里多转一点!”“那里注意,不要被卡住了。”带着倒运车全程走了一趟,在每个拐弯处记录了最精细的驾驶须知。终于,试运走通了,所有人都吃了个定心丸。走通了三遍,驾驶员也终于从容了。
要干,必干成!金阳项目开始大规模运输,最高峰的时候整个项目39辆叶片倒运工装车在峻岭之上前进。
冲破险阻 茫茫无人区“种”风机
建设期,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80后、90后建设者,怀着相同的信念和梦想,在这片海拔3000多米的茫茫无人区“种”风机。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天都是味道不同的糖果。金阳的小伙子们精神劲儿十足,在这片方圆十多公里的无人区,每天从项目营地到施工现场,来回车程5个小时。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项目团队始终保持乐观,关关难过关关过。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金阳项目的58台风力发电机,隐没在浓厚的云层中,直到走近跟前,才能看清他们高达75米的巨大身影。
金阳项目利用短短8个月有效施工窗口期,开创了四川省第一个采用75米叶片的山地风电纪录。如今,金阳项目已安全平稳运行一年余,最近火爆全网的“叶片上山”视频让建设者们梦回那段燃情岁月。
清洁能源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的大势所趋,金阳的叶片转运只是无数个新能源建设项目的一个缩影。我们相信,无数个新能源追梦人脚踏实地的奋斗,一定能让天更蓝,水更清,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本文图片由三峡能源提供
编辑:陈晓英 降瑞娇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