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黄克瑶)李洲手里拎着的两条腊鱼是几周前做好的,原先十多斤的大鲤鱼已被风干浓缩、色泽金黄,凑上去闻,烟熏火燎的味道浸透了每一丝纹理,带着木质果壳的清香。“过年总少不了这个味道。”他乐呵地说道。
腊鱼,总要在冬至后制作,低温食材易保存。“清洗、撒盐腌制、晾晒,再用草木灰、橘子皮进行熏制。选鱼也有讲究,得要肉质肥厚的,我们这儿就是湖鲜味美,水多鱼多。”八百里洞庭腹地——湖南省沅江市,有“江南宝地”“湿地之都”“天然鱼库”之美誉。作为地地道道的沅江人,李洲对记忆中外婆腌鱼的老手艺熟稔于心。
▲ 李洲手里拎着两条熏制好的腊鱼 摄影:陈磊
李洲:沅江水美鱼先知
“银鱼体小透明,蛋白质含量高。乌鳢也被称为蠡鱼、黑鱼,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沅江代表性的物产。”李洲谈起本地特色物产如数家珍。
全国百强渔业县、国家重要商品鱼基地——“到2025年,全市渔业综合产值达百亿目标”的蓝图背后,总离不开一个“水”字。
“从空中看,沅江被水环绕,好似一座水城。”李洲的描述毫不夸张。沅江以一个县级市的辖区规模,被湘、资、沅、澧和洞庭湖水系的154个湖泊、25条河流环抱,绝对称得上是“水中有城”。
▲ 沅江城区坐拥洞庭美景 摄影:胡九思
沅江市位于伸入南洞庭湖的一个半岛上,半岛南北东部分别为资江、沅江和南洞庭,城内又分布着多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湖泊。就主城区而言,沅江城区五个内湖(浩江湖、蓼叶湖、下琼湖、上琼湖、石矶湖) 面积达14.3平方公里,占现有城区面积的 51.7%,“水域面积比城区陆地面积还要多。”李洲感叹。
于他而言,对水的关注不仅源自沅江人的自我认同与归属,也是“职业所在”。
从李洲家驱车10分钟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沅江市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第三自来水厂。第三自来水厂与其他两个自来水厂共同服务着城区16万居民。2024年,是李洲在这里工作的第10年,也是他春节值守的第10个年头。
▲ 沅江市第三自来水厂 摄影:胡九思
从取水泵房、药剂加药间到沉淀池、供水泵房,取水到送水,各个环节、各个设备、各个数据指标都要一一查看,担任运维班长的李洲对于巡检的流程早已烂熟于心,占地不大的水厂也已走过成千上万遍,“设备数据正常、运转正常”是他每日里最希望说出的一句话。“水厂24小时运转,正值用水高峰,站好每班岗是我的职责。”李洲说。
大年初三晚上8点,李洲与晚班同事交接完工作,回到家中,父母、妻子、孩子正热热闹闹围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锅里的腊鱼还在冒着热气……
周云:虽在异乡不是客
这是异乡人周云在沅江过的第一个春节。而自2021年来到沅江,他便也和这里的水结下不解之缘。
2017年以来,沅江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沅江市水体达标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9年11月,沅江市政府与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坚持中心城区一盘棋,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统筹兼顾水安全、水资源、水景观、水生态、水管理,绘制了沅江市水环境规划“一张图”。
一群“水管家”来了,长江环保集团沅江水管家公司副总经理周云便是其中之一。
大年初一到初三,周云频频往返于水质净化厂、自来水水厂,从供排水量到供排水设备的运转情况、药剂的备用量、人员的值班情况一一摸排。“这是沅江市供排水水厂全部由沅江水管家公司自主运营的第一年,春节期间,我们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全力守护万家‘烟火气’。”周云说道。
▲ 周云正在自来水厂里巡查 摄影:陈磊
“水管家”们管的,不只是厂子。
琼湖公园畔,金湖湾、晓岛家园等小区整洁的路面下,雨污管网已经重焕新颜。两年多来,一场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116个小区里展开,几乎涵盖了城区所有具备实施条件的老旧小区。“原先雨水、污水在一个管道混流,影响污水收集浓度,从而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效能。此外,雨季大雨量时,管网流量超负荷,还易造成污水外溢及内涝等风险。”周云说。
以提升水质、提高污水收集率为目标,厂网河湖岸一体,一张治水网络还在向更广的范围铺开。岸上,在小区源头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打通污水收集的“最后一公里”,在末端整治直排口,建设电排站、调蓄池,实施湖湾岸线生态修复;岸下,郭家湖、蓼叶湖底泥清淤还在开展……
“两年多来,新建及改造管网有174公里(距离足以连接沅江与长沙),截至2023年12月,实现污水处理3430万吨,供水3368万吨,污水处理与供水水质全达标。”周云心中的一笔“水账”算得清清楚楚,“既然是水管家,那就要管好‘家里’的水,助力打造沅江治水县域样板。”
▲ 沅江城市风貌 摄影:陈磊
张一驰:水活了才有生气
在下琼湖和蓼叶湖的交接处,原先的一片荒地已经被向下深挖10多米、连通两湖的杨泗桥运河取代。运河之上,连接两岸的团山桥与湖滨桥两桥将在今年贯通。
据沅江水管家公司质量安全部的张一驰介绍,杨泗桥运河工程,连同拓宽疏浚整治边山运河、汲水港运河胜利渠,新建及改造3座水利闸门及两座配套桥梁等,被称为活水提质工程。
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活了才有生气。
曾经,沅江中心城区的五湖各自独立,相对封闭,与上下端的沅水、资水也不连通,自净能力脆弱。“五湖连通,可以增强水动力,促进水体循环自净,增加水环境容量,改善水环境。”张一驰说。
▲ 沅江城区五湖示意图 资料
早在2007年,沅江市政府就开始实施城区内湖连通工程,清淤建闸、河道整治,修复生态,如今携手三峡集团实施活水提质工程,新建连通运河、整治已有运河、改造现有控制水闸等连通工程,维系或新建各类水体之间水流连接通道,构建合理可控的水网体系,保持不同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物质循环。
城市里,流动的不止是水,还有春节期间来来往往的人群。74岁的陈为斌从广东深圳回到了沅江老家,跟着两个儿子在深圳生活了10多年,年岁已高的陈为斌今年也不想再离开沅江。“从小在沅江长大的嘛,每年都会回到这里过年,这几年还是变化很大,水美环境也美。”他说。
陈为斌说的变化,就发生在家门前。原先湖景壹号小区楼下还是荒地、菜园,经过景观绿化、改造,这里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点,沿着上琼湖湖湾蜿蜒10多公里的步道、亲水平台成为春节期间居民游客休闲漫步的绝佳之地。
▲ 湖景壹号生态修复工程 摄影:胡九思
湖畔,一座独栋小楼的院子里,晾晒中的腊鱼腊肉在阳光下闪着光泽,风中摇曳着烟熏的味道,时间的味道、乡愁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头。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对于依水而居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份对新年的吉祥祈福,更是感恩于江河母亲的慷慨馈赠。
编辑:雷海超 袁向南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