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黄克瑶)灯火璀璨处,万家团圆时。为保障城市水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拓展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长江沿线,一群“水管家”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度过了属于自己的“别样”春节。
保供水 守万家团圆
大年初一,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值班人员文涛紧盯一张数字大屏。
▲文涛正通过智慧平台监控涉水设施。(长江环保集团供图)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厂网河、供排涝’全业态智慧调控系统,也是六安水管家的智慧大脑,可以实现对六安城区所有涉水设施集中监视、远程控制和一体化调度。”文涛指向了这个陪伴他的“数字搭档”。
目之所及,服务范围覆盖安徽省六安市城区1200平方公里的各个泵站、水质净化厂、供水厂、调蓄池、中水厂等数据信息,被“浓缩”在这个智慧“大脑”的方寸之间。
做好涉水业务的监视和控制,时刻关注供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文涛深感责任重大。“我们的工作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为城市用水提供保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集控中心工作人员值守在工作岗位。摄影:崔徐波
与此同时,这里也是六安水管家公司的24小时应急指挥中心,集中处理各类涉水应急情况以及公共诉求。
“您好,请说下具体位置,我们这就安排工作人员前去查看”“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记录,马上安排处理,感谢您的来电”……六安集控中心客服热线此起彼伏。
“刚刚接到平台案例,群众反映家中没水,考虑是水压问题。”放下电话,工作人员代贤燕立即在平台登记,派发工单给现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
此前,来自市长热线、智慧城管、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的信息,会分散至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等多家单位处理,节点多。“如今,水管家平台统一高效对接城市各类涉水问题,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服务工作,从大屏到终端,从厂网河湖到群众,真正担当起城市的‘水管家’。”集控中心主任赵高利说道。
700公里之外,湖南省沅江市白沙长河畔,长江环保集团沅江水管家公司副总经理周云正在河岸边巡查,这里是沅江市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沅江市第三自来水厂的水源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春节期间,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一上午的时间,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的取水泵房、药剂加药间、供水泵房,从设备的运转情况、药剂的库存到人员的值班情况,周云一一摸排。“我们持续加强设备维护、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全力守好节日期间城市供水‘生命线’。”周云说道。
▲周云正在取水泵房中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摄影:陈磊
治污水 安度春“洁”
当污水从居民楼排水管道缓缓淌出时,“水管家”们的工作一直在继续。
“目前,罗田县长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大幅提升,厂区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像往常一样,长江环保集团湖北区域公司运营部周晨报告着厂区的巡检情况。
提升泵房、风机房、氧化沟、二沉池、在线监测室,每个环节、每个设备、每个数据都要一一核查,对于巡检流程周晨早已烂熟于心。“春节期间,居民用水高峰时,排水量也会大大增加,厂区的安全运行关乎着污水处理的稳定达标,一刻也不能松懈。”
而对于污水处理是否稳定达标,化验员赵力最清楚不过,按规定取样、化验、检测、记录数据是她的工作日常。“水质检测的结果反映着厂区的运行状况,也关系着水环境的持续改善,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春节期间也不例外。”赵力说道。
▲赵力正在进行水质检测。 摄影:何泽忠
城市治污不放松,乡村治污也有保障。
“据现场查看,属于电源故障,现已解决。”大年初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田间地头,长江环保集团长三角分公司六合项目现场工作人员陈正雷与同事根据手机APP发送的警报信息,前往污水处理设施站点查看情况。
▲陈正雷(左)与同事在现场检查设备情况。 摄影:邹洁
4000多个这样的站点分布在南京六合区2000多个自然村里,三峡集团首个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持续为美丽乡村保驾护航。
“每个站点均安装了网关、流量计、电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收集数据,分散的数据最终传递汇集至管控平台,当设备出现故障,管控系统会自动报警,大屏上跳出弹窗信息,我们责任运维人员在移动终端APP上也同时会收到告警信息,因为每个设施都有唯一身份码,可以精准高效识别问题所在位置。”陈正雷道出了高效工作的“奥秘”。
陈正雷所指的管控平台,就在六合经济开发区科创园里。值班人员王涵雪正在农村污水设施管控信息中心远程监管着六合全区设备运转。“面对设施多、范围广,位置分散、运维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实现设备运行监控、风险隐患预警、故障问题处理等智慧化联动管理。”王涵雪说道。
▲王涵雪正在接听居民反馈电话。 摄影:邹洁
护生态 共享美丽家园
春节期间,江西省九江市中心城区的两湖(南门湖、甘棠湖)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依旧一片热火朝天,200多名长江大保护建设者们紧盯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有序推进环湖排水系统施工、景观及栈道施工、清淤固化等工作。
▲数台挖掘机在进行湖底塑形作业。 摄影:刘邓玲
南门湖、甘棠湖临近长江,是九江市中心城区极为重要的水体,犹如浔城“双眸”。两湖综合治理工程,着重解决沿线排口溢流频发、污水厂进水浓度偏低、水体蓝藻频发等问题,规划开展环湖排水系统工程建设、补水工程、清淤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调蓄池及雨水循环中心工程、岸线恢复及景观提升工程,是九江重要的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
“目前,工程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春节不停工,主要是为了早日实现环湖主体工程完工,打开围挡、还湖于民。”值守在项目现场的工作人员裴康越介绍,“项目完工后,入湖污染物削减80%,将有效提升两湖水环境质量、周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及污水处理效能,还将构建两湖特色景观系列,与九江市民共享生态红利。”
节日期间,湖北省宜昌市生活垃圾发电站内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大型密封垃圾收运车同往常一样进进出出,将一车车垃圾过秤后,卸装到垃圾库里,经过堆放、发酵、焚烧,最终转化为清洁的绿色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巡检人员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摄影:宋雪春
自2023年5月投入试运行以来,这座“变废为宝”的绿色工厂共“吃”进生活垃圾超36万吨,“吐”出绿色电能超1.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6.13万吨,同时生产运行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深度处理后全部回用,实现污水的“零排放”。
运行工作者们正在各自岗位忙碌着,一线生产人员实行换班轮值,24小时都有人在岗在位。中控室里,运行值长吴桥林和他的团队早早来到主控制室,一丝不苟地关注着数据大屏,紧盯监控系统屏幕上的电压、负荷炉膛温度、环保排放数据等各种参数,实时观察生产设备运行情况。
▲吴桥林和值班员们正在监控各项数据参数。 摄影:宋雪春
“这是我们项目投入商业运行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正是垃圾处理量的高峰期,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节日期间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收储及处置,我们要投入更多精力,实现‘垃圾发电不停火,干净低碳度春节’的目标。”吴桥林说道。
本文由魏枫沂、李久芳、游一杰、何玲、袁新怡等提供素材支持
编辑:李雷 高锦涛 袁向南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