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尾水集鱼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网讯(苗润芃)7月14日,为验证集鱼箱连接方式稳定性与集鱼效果,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历时22小时共开展8次动水下箱试验。当日试验中,尾水集鱼箱的水下停留时间自10分钟至14小时不等,共计收集鱼类104尾,其中长鳍吻鮈2尾、中华金沙鳅21尾、中华沙鳅78尾、犁头鳅2尾、泉水鱼1尾。这是继7月5日乌东德尾水集鱼设施首次在发电工况下开展动水下箱试验后的进一步探索。下阶段将主要针对集鱼箱自动排水排鱼和网片布设方式等进行优化改造。

  尾水集鱼箱起吊 摄影:刘利文

  尾水集鱼箱下槽 摄影:刘利文

  首次动水下箱试验鱼类收集成果 摄影:苗润芃

  结合7月5日与7月14日试验工况,初步表明发电工况下尾水槽部位存在鱼群活动,后续将深入开展试验论证。各次尾水集鱼试验结束后,在保证鱼类安全的前提下,将及时完成过坝运输,在大坝上游的海子尾巴库管码头完成放流,使其回归自然。

  优化改造后的集鱼箱起吊下槽 摄影:王普

  收集到的部分中华金沙鳅与中华沙鳅 摄影:王普

  长鳍吻鮈 摄影:王翔

  泉水鱼 摄影:王普

  鱼类放流 摄影:王普

  集运鱼系统是乌东德水电站水生生态保护重要措施,过鱼种类重点针对产漂流性卵洄游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和重要经济鱼类,可促进鱼类洄游迁移,完成生活史与遗传交流,属国内首创,总体设计方案已纳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并于2019年3月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查。尾水集鱼设施作为集运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下半年已开展多次尾水集鱼试验,为集运鱼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大量试验依据。本阶段尾水集鱼试验的开展安排在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之际,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发挥了生态环保效益。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