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四年回望 人不负青山

四年前

三峡人开始参与长江沿线11省市的河湖治理和城市管网更新步履不曾稍事停歇四年后一草 一木 一方清水自然万物皆有灵性人不负青山 青山不负人

重庆花溪河

“花溪河原来臭气熏天,现在好了,不仅臭味没了,还修建了步道、走廊,成了我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重庆巴南区居民田女士

▲ 重庆花溪河治理前后变化

花溪河是长江一级支流,在重庆市巴南区巴滨路汇入长江。经过两年的综合治理,花溪河土桥段水清、滩绿、景美的生态绿道现已贯通。

宜昌424公园

“屋门口整得像景区一样,环境好多了,每天都热闹。”

——宜昌猇亭居民杨维凤

▲ 宜昌424公园治理前后变化

424公园,是湖北宜昌猇亭长江边一座由煤场蜕变的生态游园,松下听涛、雨水花园、临江揽胜等多个分景错落有致,成为猇亭区文化新地标。

武汉汤逊湖

初冬,亚洲最大城中湖“万鸥翱翔”。

——大批越冬的红嘴鸥来到武汉汤逊湖,充足的食物,开阔的水面,成为鸟儿们过冬的天堂。

▲ 武汉汤逊湖治理前后变化

汤逊湖是亚洲最大的城中湖,随着城市发展,入湖污染日渐增长,湖泊水质逐年下降。经“截污控源”“治湖先治湾”理念进行治理之后,汤逊湖水质逐步好转,1.37平方公里的近自然湖泊生态湿地已初步形成。

岳阳东风湖

“原来的东风湖又黑又臭,现在水质好了,适合带孩子来玩。”

——东风湖沿岸居民李志

▲ 岳阳东风湖治理前后变化

东风湖,湖南岳阳第三大内湖,曾是城市的调蓄湖、养殖湖和纳污湖。经过“厂网湖一体化”治理,东风湖由“污水盆”变成“风景线”。

岳阳下王组居民区

“现在下雨也不怕了,路上清爽好多,我们是真心感谢你们,你们切切实实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下王组居民伍雪云

▲岳阳下王组居民区治理前后变化

下王组居民区是岳阳市的一处老旧小区,雨水和污水共用一个管道,雨季容易污水横流。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后,“内涝”问题得以“根治”。大雨过后雨水走雨水的道,污水走污水的道,居民车辆通行自如。

九江十里河

“以前河水臭得不敢开窗,现在环境好了,有清水、有绿地,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观景、健身,幸福感爆棚啊!”

——九江市十里河周边居民张昌安

▲九江十里河治理前后变化

十里河在九江穿城而过,曾因内河污染、排水系统落后等问题,被列为“黑臭水体”,经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治理,“黑臭河”变为“家门口的幸福河”。

九江湖滨小区

“和原来相比,小区环境美了好多,污水再也不外流了,干净!”

——九江市湖滨小区居民袁军

▲ 九江湖滨小区治理前后变化

九江湖滨小区住着3800多户居民,由于地下管网设施运行年代较长,每逢汛期小区都会积水,经过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改造,小区管道疏通了,环境大为改善。

彭泽珍珠湖

“以前这一块就是浑浊的鱼塘,现在变成了湖景公园,我们就住在附近,有事没事就出来遛弯儿。”

——珍珠湖居民束大爷

▲ 彭泽珍珠湖治理前后变化

彭泽珍珠湖公园,曾经是荒芜杂乱的养鱼塘,经过截污、清淤、植被修复等治理,同时配备绿道、花坛、观景台、书屋等景观配套设施,成为点缀最美长江岸线彭泽示范段的璀璨“明珠”。

芜湖江东水生态公园

“场地大,有跑道、广场,动起来方便,环境好,有水、有树、有花草,养眼。”

——芜湖居民谢少华

▲ 芜湖江东水生态公园治理前后变化

江东水生态公园,既能深度净化朱家桥水质净化厂尾水水质,又能给百姓生活增添雅趣,既有治污作用,又是城市景观,生态效益显著。

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

“我们的婚纱照就是在这里拍的!”

——马鞍山市民王芙

▲ 马鞍山薛家洼生态园治理前后变化

以前,马鞍山薛家洼江面是渔船、渔民的聚集地,百姓临江却不见江,伴随着渔民上岸、码头拆除,一座集码头广场、湿地公园、滨江步道于一体的生态游园妆点了长江岸线。

六安市龙井沟路

“下雨天再也不用踮脚跳了。”

——六安居民陆尧

▲六安市龙井沟路治理前后变化

安徽六安市龙井沟路下方的排水管曾经是雨污混流,汛期过水量大,管道排水能力不足,导致路面积水严重。经过新建雨水管道、改造雨水口后,龙井沟路“内涝”得以根治。

回望这四年城市真的变了植被更茂密,树上有了鸟河湖更清澈,水里有了鱼岸线更美,排水更畅街区更干净,生活带着甜人们关于城市的记忆更丰富了但城市好像又没变在人们心目中它还是那个理想之城、希望之城下一个四年更值得期待

策划:向珊、谢泽文稿:向珊摄影:罗财富、毛翔春、黄璐怡、朱玲、曹书豪、李果、徐新才、朱志刚

发布日期:2022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