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黄克瑶)
线条流动,犹如浅唱低吟
形状起伏,恰似生命脉动
静静聆听,工程谱写的华彩“乐章”
细细欣赏,身边演绎的几何之美
线条之美
从一点出发
或水平或垂直或弯曲
线条之美,亦“静”亦“动”

▲三峡工程 摄影:黄正平
远远望去
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
巍然屹立于长江之上
超过160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打造而成的重力坝
犹如一条厚重平直的“线条”
以泰山之重、磐石之坚
依靠自身重量与地基间产生足够强大的摩擦力
令其在汹涌的水流中沉稳屹立
能拦蓄221.5亿立方米的洪水
与4个太湖的蓄水量相当
在防洪度汛中担当“定海神针”
守护着长江安澜

▲白鹤滩水电站(资料图片)
溯流而上至金沙江
只见709米的优雅弧线跨越川、滇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镶嵌于河谷之上
大坝整体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
坝身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都弯曲成弧线
形成精巧的拱型结构
可承载1650万吨总水推力
为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就必须攻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
这一世界级工程难题
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创新应用智能建造系统
为“无缝大坝”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夜幕下的元荡慢行桥 摄影:胡九思
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交界处
585.7米长的元荡慢行桥犹如凌空飞舞的绸带
流光溢彩、灵动蜿蜒
它将元荡湖两岸湿地景观和环湖绿道贯通
串联起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
它是跨界水体生态修复、岸线贯通的样板
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化基础设施
也是两岸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心结”

▲江苏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摄影:胡九思
梭形筒体盘旋布置的中央楼梯
错落有致的水景、步道
这不是公园、商场
而是江苏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兼具实用功能、借助美学设计
实现与周边环境的无感融合、亲近共生
作为环境友好、可对外开放、与环境相融
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基础设施
污水厂也可以是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空间
方形之美
横平竖直、秩序井然
方形之美,稳定而有序

▲广东阳江沙扒风电场海上升压站(资料图片)
中国南海,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广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内
长53米、宽41米、高17米
总重量超4000吨的立方体结构稳稳立于海上
这是当期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升压站
也是风电场的“心脏”所在
风机振臂飞旋中
源源不断的电能汇集于此
再通过送出海缆连接到陆上电网
点亮千家万户

▲江苏丰储电站 摄影:胡九思
江苏如东海域风机林立,吸风吐电
在距离海岸线约2公里的风光大道园区内
80个磷酸铁锂电池舱以固定间距排列整齐划一
电能的“下载”与“上传”正有序进行
这座江苏省单体规模最大的独立共享储能电站
江苏丰储共享储能电站
恰似能量巨大的“充电宝”
将为当地2000兆瓦的新能源项目提供助力
为电网提供调频、调峰辅助服务
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湖南岳阳临港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 摄影:谢东
湖南岳阳临港污水处理厂建筑物之上
1700余块光伏板紧密排列,方正规整
最大面积汲取阳光的能量
为污水厂的运转注入清洁绿能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一边治污、一边发电
充分利用污水厂空间资源
探寻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业务结合点
“长江大保护+光伏”模式
还在长江沿线城市持续推广
圆形之美
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
圆形之美,和谐而圆满

▲白鹤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子吊装 摄影:彭宗卫
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
外圆直径约16.3米,起吊重量近2000吨
其核心部件——磁轭
是由超过1.6万张仅4毫米厚的磁轭冲片
叠装成的3.8米高的“大圆圈”
重量超过900吨
但磁极与转子同心度误差却不超过0.09毫米
仅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引水洞下平段引水压力钢管焊接施工 摄影:赵洋
作为向水轮机输送水量的管道——
压力钢管的重要程度
不亚于人体内连接心脏的主动脉
其安装质量关系着机组的正常运行
由于百万千瓦机组水头高
白鹤滩水电站引水压力钢管大量应用国产800兆帕级高强钢
这在国内水电站尚属首次
技术的进步催生着对焊接工艺的不断创新
飞溅的火花中迸发的是中国智慧和力量

▲安徽六安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 摄影:胡九思
从空中俯瞰
安徽六安城北污水处理厂里的二沉池
犹如一个个小型的圆形“泳池”
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在这里进行“澄清”
二沉池中心的刮泥机日以继夜地旋转
促进着泥水进行分离
最终上清液进入下一步净化之旅
沉淀下来的污泥将被部分回流、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往复中解析着“化浊为清”的奥秘
编辑:任贤 李雷 陈晓英 于洺懿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