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杜健伟 毛庆)为万家灯火、为江河安澜、为秀美山河……每年新春佳节,值班值守是三峡大家庭里从未缺席的年味。
今年的春节有点不一样,有一批“新员工”加入到坚守工作岗位的“队伍”里,“它们”全力以赴、高效运作,为浓浓的年味增添“新”香。
神机正当“庙”算
大年初三,位于三峡坝区右侧的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数据中心”)呈现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偌大的机房里,机器人在不停忙碌穿梭,黑色服务器的机体上,绿色信号灯不断闪烁。
4416架机柜,近万台服务器,不仅承载着多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在中西部省份的云端数据备份,更为宜昌“城市大脑”的12大类26个小类重要应用场景提供数据采集、存储、运算等工作。
算力是新型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春节期间,像购置年货、停车缴费、交通出行等城市生活场景在不断增加,数据量也在呈指数级增长,承载数据的服务器和机柜,也要不断散热。我们已经提前把机房的冷冻机、冷却机、管道等运行设施彻底检查一遍,保证机房恒温、恒湿,进而保证服务器在春节期间安全平稳运行。”数据中心生产运营负责人周凤麒说。
▲ 东岳庙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巡检 摄影:陈臣
数据存储和运算过程,不仅要保证制冷散热稳定,更需要配电稳定。
“数据中心有多重电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第一重保障就是各种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数据中心安全主管王小青说,在模块化供电、i-cooling智能动环系统等多种节能技术的加持下,数据中心配电更加安全稳定,能源效率进一步提升。
如今,数据中心通过整合专家运维和运营的经验数据库,引进预测性维护+AI人工智能机器人巡检,让运维人力减少35%,资源利用率提升20%。“有了智能化管控手段的加持,进一步解放了人力,真正实现了数据赋能!”王小青说。
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包含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量不小。春节期间,更需要他们全力以赴,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
“当看见机柜正常运行、数据及时传输,用户给予满意反馈时,大家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王小青告诉记者,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零碳、安全、可靠是这里的金字招牌,日常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
“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距离三峡大坝直线距离仅3.6公里,100%利用清洁能源供电,门前长江水常年保持12℃左右的低温,地质结构稳定,是国内民用设施里安保级别最高的区域。”三峡集团所属三峡长电大数据科技(宜昌)有限公司东岳庙数据中心总经理聂道翔说,未来,随着中温冷冻水技术的成熟,集成式电力模块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的能耗还将进一步降低。
“等到二三期全部建成后,东岳庙数据中心可提供2.64万个机柜,并将成为我国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站在东岳庙数据中心门前,顺着聂道翔手指的方向望去,“别看现在是一片空地,未来这里将助力宜昌成为我国中部算力节点和算力调度枢纽,变化大着呢。”
如今,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已获得国家最新、最高标准的数据中心认证,阿里云、奇安信等头部大数据企业已落户宜昌。面向未来,三峡集团正在对以工业互联网、5G、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进行培育,它们正犹如雨后春笋,破土拔节,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也将为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智慧水务赋美新春
大年初一,江西九江沐浴在初春的阳光里,不少市民携亲伴友,走出家门享受美好假期。
九江南靠庐山,北临长江,东接鄱阳湖,还将十里河、八里湖、南门湖、甘棠湖等河湖揽入城郭,这座坐拥江湖山川的古城,此刻正倾尽其自然之美为新春添彩。
大自然毫不吝惜的馈赠在赋予九江至美景色的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治水的难题——受地势影响,城市在雨天时会受到山间雨水和河湖涨水的“双重夹击”,容易形成积水内涝;不下雨时,水动力不足,又容易形成黑臭水体。
2018年,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第一枪”在九江打响,困扰这座城市近千年的治水难题得以破解。今天的九江,已经拥有一位可靠的“城市智慧水管家”,全方位守护着水环境。春节期间,这位“水管家”依旧忙个不停,为守护九江之美贡献着它的力量。
走进九江智慧水务调度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屏,得益于“水管家”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城市涉水信息都能在此汇集。
▲ 九江智慧水务调度中心 摄影:刘邓玲
“前期埋设的监测设备每天会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动态生成‘一张图’,为九江城区各类场景下的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三峡智慧水务公司九江项目经理闵乐乐介绍说。
“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探索智慧水务的一个缩影。“数智”治水,“数”的准确全面是关键。
管网是城市排水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也是过去河道返黑返臭的症结所在。管道藏在地下,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建设时间各不相同,如何才能把管网管好?
在调度中心,记者见到了九江的数字管网。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隐蔽的管网进入了“水管家”的视野。无论是存量管网还是新建、修复管网,管道位置、埋深、孔径、材质等基本信息,以及管内流量、液位,“水管家”均可准确掌握、实时反映,大大提升了管网管理效率。
“水管家”的聪明还不止如此。借助内涝模型、管网水动力模型、管网水质模型、河道水动力模型、河道水质模型五大模型,它能够预测不同天气状况下城市水环境各项指标的演变,为相关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水光潋滟,草木初翠,节日与初春相逢的喜悦点缀着九江的美。有“水管家”在岗,这份美意正成为一种常态,向四季蔓延开去。
在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智慧联合集控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气象与负荷数据“集入脑中”,精准调配风、光、储单元,实现传统风光电站无法完成的“电网友好”功能——顶峰供电、系统调峰、最大化消纳、功率平滑、一次调频。
在重庆巫山两坪汇集电站,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电站管理方案让机器人和无人机代替人工巡检,巡检数据全部由数字孪生完成智能分析,电站可以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状态下完成日常性、周期性的运维工作,为解决新能源场站人工巡检行动不便、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创新解法。
……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路上,越来越多的“它”已经加入三峡大家庭,与三峡人共同坚守、共同奋斗。
编辑:杨思恒 袁向南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