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年味”里的新春图景

  本网讯(徐强)新春佳节,冬笋、年鱼、脐橙等各种土特产销售正旺,这些“年味”是不可缺少的家乡的味道,寄托了百姓对家庭团圆的期盼,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期间,记者走进江西省万安县,通过镜头,看到这里的消费帮扶遇上“年味”后,碰撞出了一幅幅乡村振兴“新春图景”。

  笋:节节高升 长寿幸福

  凛冬至,冬笋鲜。冬笋是过年最畅销的年货。五丰镇西园村村民王显贵起了个大早,扛起锄头,上山挖冬笋。

年1
王显贵在竹林中寻找冬笋

  因为生长在地下还没有出土,冬笋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有着“笋中之王”的美称。但也因为冬笋生长在地下,位置难以找寻,挖冬笋成为一般人难以掌握的技术活。

 年2
埋在地下的冬笋被刨出

  西园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共有竹林1.6万亩。王显贵有20多年的挖笋经历,抬头观察竹梢的颜色,判断冬笋生长的大致区域,然后沿着竹鞭生长的方向一路寻过去,即可锁定冬笋生长的位置。挖冬笋也需要技巧,掌握好力度和角度,一锄头下去,一整根冬笋便破土而出。 年3
半天的辛劳,王显贵收获满满

  一上午的辛勤劳作,王显贵挖出了20多斤冬笋,就近卖到了村里的高岭宿集民宿餐厅。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新鲜的冬笋就被加工成一盘冬日至鲜美味——冬笋炒腊肉,端上了游客的饭桌。

年4
高岭宿集民宿餐厅制作的冬笋炒腊肉

  2020年,三峡集团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依托西园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援建百美村宿——高岭宿集旅游项目。项目与西元村300多户农户建立了联结机制,每年分红50万元以上。在项目的带动下,30多名村民在村里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昔日“空心村”逐渐成为当地旅游“金招牌”。

年5
高岭宿集民宿项目航拍

  高岭宿集经理陈莉莉介绍说:“民宿带‘火’了西园村,也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餐厅就地取材,平均每个月从村民手中购买冬笋、石斑鱼、竹林鸡等农产品近5000元。”游客大快朵颐,村民们的农产品也有了新销路。

  冬笋的生长速度很快,一天一个样,被人们称为“节节高”,象征着事业生活步步高、越来越好,西园村百姓的生活也因为高岭宿集项目越过越好。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王显贵回到家中,老伴已经准备好晚饭,一盘冬笋猪肉馅的饺子端上了餐桌。县城上学的孙子已经放假回家,一家人围坐桌边,品尝着热腾腾的饺子。浓浓的亲情、红火的日子,温暖着这个冬天。

  鱼:蒸蒸日上 富贵有余

  “年年有余、年年富足”。年夜饭上一定少不了一道鱼。鲈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也寓意着家庭财富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春节期间百姓购买的热门年货。

 年6
弹前乡阳坑村陆基养殖基地

  春节期间,弹前乡阳坑村养殖的近六万斤鲈鱼等待上市销售。在阳坑村陆基养殖基地的两个大棚里,分别一字排列着10个直径10米、深度2米的铁皮圆池。村支书华建洪和工人一起,忙着为鱼儿投喂饲料。一大勺饲料撒进池中,平静的水面顿时“沸腾”起来,一条条肥硕的大鱼在鱼池里翻腾、跳跃、抢食,引得水花四溅。

  年7
华建洪和工人一起喂鱼

  “趁着春节期间市场行情好,抓紧上市,争取卖个好价钱。”看着鱼儿肥美壮硕、欢腾跳跃,华建洪开心不已。

 年8
华建洪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阳坑村深藏山中,村里土地面积少,自然资源匮乏。如何发展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百姓致富增收,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2023年,在三峡集团定点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万安县推广陆基养鱼项目,在9个乡镇新建260个陆基养鱼桶及配套设施。其中,20个陆基养鱼桶落户阳坑村。

年9
航拍阳坑村

  陆基养鱼是一种新型的淡水鱼养殖技术,打破了传统养鱼必须依赖河流湖泊、鱼塘等水域的限制。说起陆基养鱼的好处和特点,华建洪如数家珍:“这一技术大大节省了养殖空间和人工成本。鱼池引入的是山上的天然泉水,并且配备了供氧管和推水器,鱼儿能不间断地进行‘健身运动’,肉质更加细嫩鲜美。”

 年10
陆基养殖基地大棚内,10个养殖圆桶一字排开

  陆基养鱼项目实行渔业养殖企业、村集体、脱贫户“三方得利”模式,有效增加村级经济组织收入,促进土地流转,带动百姓就业,提高百姓收入。

  陆基养鱼项目的引进,让阳坑村走上了富民强村的绿色发展道路。基地建成至今,已累计投放鲈鱼鱼苗超过10万尾,预计年产值达100万元以上,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橙:财源滚滚 心想事成

  “橙”与“成”读音相同,有着成功和吉祥的美好寓意。脐橙因为是冬季上市的时令水果,成为人们采购年货时的首选水果之一。

年11
航拍窑头镇横塘村

  春节期间,窑头镇横塘村脐橙种植大户罗秋英家的脐橙销售接近尾声,新买的房子也即将装修完毕。“今年挣到钱了,在县城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大房子,除夕就在新房子里过。”罗秋英开心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罗秋英家的脐橙收入增加了十多万元,这让罗秋英对以后的好日子更加有了期盼。

年12
罗秋英在自家果园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年13
罗秋英正在手工分拣脐橙

  万安县地处赣南地区,当地种植的脐橙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口感清香爽口。罗秋英种植脐橙已经20多年,最早她采摘下来的脐橙,大都卖给了上门收购的批发商。因为脐橙大小、品质不一,价格被压得很低,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2015年,罗秋英开始对自家的脐橙进行人工分拣,并通过微商销售自家的优质脐橙。

  “线上售卖比直接卖给批发商价格高不少,但因为采用人工分拣的方法,脐橙品控不行,销量也无法保证。”罗秋英说。

  年14
坐落在赣江边上的万安脐橙分拣中心

  罗秋英今年增收的秘诀,就在距离横塘村三公里的万安脐橙分拣中心内。2022年,三峡集团投入援助资金,助力万安县建设脐橙分拣中心,通过完善脐橙采摘后的初级加工环节,促进万安脐橙品质提升、农民增收。

  走进分拣中心机械智能分拣车间,工作人员正将一筐筐脐橙投放到分拣线入口处,大大小小的脐橙在机械化的“指挥”下,经过长达百米的分拣线,按规格落入不同的分拣筐中。

 年15
智能分拣车间分拣完成的脐橙

  “分拣线配有先进的光学分选系统,在每秒十几个脐橙的高速运行条件下对脐橙的颜色、形状、表皮瑕疵,甚至内在品质进行无损伤分选,能更精准区分每个橙子甜度。分拣后的脐橙,价格提高不止一倍。”万安脐橙分拣基地负责人高军介绍说。

年16
分拣完成的脐橙待装箱打包

  过去,一箱优质脐橙,罗秋英每年最多只能卖出3万多斤,占到总产量的30%,剩余的大部分脐橙只能用很低的价格卖出去。今年,通过智能分拣后,罗秋英卖出了7万多斤优质脐橙,收入增加了十几万元。

  不单是罗秋英家。2023年的脐橙收获季,万安脐橙分拣中心共完成脐橙分拣400万斤,粗略估计提升脐橙价值超400万元。

  编辑:秦阳 袁向南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