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五支队多措并举修筑S307屏山段复建公路
武警交通五支队S307线屏新项目部主要担负四川省道307线屏山县至新市镇段复建公路工程建设任务,全长44.2的公路主线,就包括50座大、中桥梁和3条隧道,桥隧占40%,最高的新安大桥最高墩达80米,是全线的瓶颈工程。部队担负的施工路段位于四川盆地南缘,金沙江沿岸,与云南绥江隔江相望,线路穿越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高崖陡小凉山东延支脉屏山县的五指山、杨家岩和老鹰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很大。
坚定信心迎挑战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 S307复建公路是经屏山通往新市的咽喉和直接交通要道,能否按期顺利通车,对于沿线居民出行、移民搬迁后的交通、连接、拉动四川、云南的经济腾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月以来,平均月阴雨天达到二十一天,连绵阴雨导致塌方不断,给原本施工难度就很大的工程又增添了几分危险和艰难。由于便道狭窄、泥泞、各类材料运输进场难,工人来了一批一批又走了一批一批,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生产等主要控制指标带来了严峻挑战。
信心比黄金重要。为按期向四川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总队、支队两级机关党委和首长,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召开专题工作研究部署会,谋划最佳施工方案,派出由得力人员组成的工作组赴一线蹲点指导。他们深入施工一线,对全线工程量进行盘点,筛选重点难点分项工程,优化确定突击方案,科学合理倒排工期,率领屏新项目部全体官兵紧紧围绕“安全、优质、高效”的总目标,调整思路,坚定信心、克坚攻难,力争道路按期通车。
精兵强将聚屏新
工程翻山越岭,难度不可想像。2012年12月底完工通车的目标给全体参战人员的头上戴上了“紧箍咒”。全线通车的“后门”已经关死,业主急、监理急,项目部急,每一名官兵都是心急如焚。但是,官兵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经过科学分析,合理论证,项目部确定了“严管理、重质量、保工期、树形象”12字的指导思想。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组织是关键!针对战线长、施工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总队总工程师和郁富大校同一线蹲点的张权年支队长达成一致意见,举全支队之力对屏新项目进行重点支援。管理人员不足,经过充分协调从支队其它项目抽调施工经验丰富,曾担任过项目主官的优秀管理人员20人;技术力量不够,举全支队之力,从支队在建的其他10多个项目调配技术骨干30余人;施工人员不能满足需要,从支队新疆、云南、陕西等项目部选调信誉好、能力强、作风实的协作队30余个,新增协作工人1000余人;机械设备不够,通过租赁、调配、新购,增加各类机械装备100余台套,真正做到了人力向屏新聚焦,财力向屏新保障,设备向屏新优化。
千方百计赶进度
面对建设工期紧、安全压力大的实际情况,项目部一班人没有找客观原因,而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变压力为动力。项目部总工武杰、李保义白天带领测绘班同志多次翻山越岭对各个施工作业面进行实地查勘,晚上会同工程计划科、质量安全科工作人员认真分析情况、研究对策,对施工任务层层分解,倒排工期,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和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将任务分配到近每一家协作施工队,将进度指标划分到每一名现场管理人员,并按照分片承包、干部骨干定岗定位,责任到人的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
为了确保材料及时运输,支队抽调、购买机械设备100余台套和从其它项目部调配技术过硬的操作人员200余人;为了加快梁板架设进度,工程大干期间部队不惜增加成本投入,每座桥梁架设一台架桥机分段同时架设梁板,加快工程进度;同时,在沿线共设置23条便道,共计39公里,并对5公里关键性便道铺筑了水泥稳定层,保证雨季材料及时运输到施工现场。
针对雨季影响,库区移民搬迁时常断电的不利因素影响,项目部一班人集思广益,准备两套施工方案,对晴天如何施工、雨天如何确保进度;有电时候怎么施工,停电时候如何解决提出了具体对策,及时为各个施工作业面购置增配发电机组40余台。全体施工人员一起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主动放弃一切节假日24小时坚持施工一线,加强施工现场组织指导,强化现场管理,加强与监理、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阻工、炮损和自然灾害等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因素,努力为施工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多措并举保安全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项目部始终以“安全工作、人人有责,重点监控、突出防范,加强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每个施工作业面都部署专职安全员对责任区域内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项目部先后设置安全人员30名,购置安全标志服100套、安全锥筒500个、安全标志牌2000余块,累计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00余万元。每半月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对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对新进场的驾驶员和劳务人员进行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培训。蓄水后,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提前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和应急避险预案,专门成立道路保通分队,抽调一名副营职干部带领执勤战士20余人24小时保通执勤,确保过往车辆、人员安全。质量安全科科长左翼每天对全线质量、安全进行全天候巡查排查,及时发现、排除违规违章作业等安全隐患,做到人员思想麻痹不放过、事故苗头不放过、违章作业不放过、安全漏洞不放过 “四不放过”。对于野蛮施工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项目部根据现场签证单严厉处罚,决不手软,杜绝了工程施工人员的侥幸心理,形成了重点抓、时时抓、人人抓的安全生产格局。
齐心协力树形象
形象重于生命,荣誉高于一切。在交通部队官兵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为确保电站顺利蓄水,道路按期通车,两级工作组和项目部全体官兵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推进工程施工。
总队和总工蹲点六个多月,哪里有技术难题,他就出现在哪里,既当指导者,又当战斗员。几十米的桥墩,他爬上爬下;40多度的高温,他在现场一盯就是一天;孩子参加中考,他都没有时间回去看看,就连51岁的生日都是在工地随便吃了一碗面就算过生日。支队长张权年坚持步行全线44公里掌握第一手工程资料;为了理思路、解难题,他经常和技术人员通宵达旦地研究,以求最佳解决方案;八十多岁老父亲病了,他都没有时间回去探望一下。
“拼命三郎”张文龙在管理工作中善于抓关键、抓重点,工地上无论哪一处工作面进行关键性工序施工都坚持现场指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有时连饭也忘了吃;副参谋长姚晓东担负全线控制性工程新安大桥的施工组织任务,为了大桥早日通车,他始终吃住均在施工现场,直到施工结束才睡了一次宿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支队总会计师程本旭、后勤处处长郭林涛、工程师英世禄、后勤处副处长张志荣、政治处副主任凌建宏、保腾三标书记邹新林、龙瑞总工李长贤、管段干部梁小林、安平项目书记罗磊、管段负责人李江峰、物资科长王军政等一线片区负责人等都是每天天不亮就上工地,直到凌晨才能返回营区;独立作业点负责人苗国宏,晚上在查看油车存储状况时,一脚踩空从车上摔了下来腰椎受损,遇到阴天腰就疼仍坚守一线;驾驶员陈松明、列兵李二峰从小把他们带大的姥姥去世,他们都没有时间回去见亲人最后一面。
一山碧万峰竞秀,两江清百舸争流。放眼望去,建设者们正挥汗如雨,为工程完工做最后的冲刺,随着搅拌机、压路机、挖掘机各种机械的嗡嗡作响,一条黑色的飘带正在山间蜿蜒飘移,路面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S307线上,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武警官兵正全力以赴,用智慧和汗水谱写驻地人民通向小康生活的公路工程建设新篇章!(杨静 马金全)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