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新能源西北分公司立足偏远高寒地区培养人才队伍

  运行管理一座20万千瓦风电场,同时负责建设一座10万千瓦风电场的负责人是一位90后;

  负责建设一个5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团队由八九个年轻人组成。

  在三峡新能源西北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北分公司”),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是普遍现象。

视频制作:马冠朴

  本网讯(彭宗卫)近年来,西北分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执行三峡集团和三峡新能源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始终把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抓,实施“陆上新能源人才高地”兴企战略,健全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确保队伍稳定,为三峡新能源西北地区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他们把思想引导、待遇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贯通起来,作出整体部署和制度安排,拓宽员工成长渠道,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广大员工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文化凝聚:让青年员工与企业同频共振

  近年来,西北分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每年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按20%以上的速度不断充实壮大人才队伍。为引导新员工尽快融入到三峡集团文化氛围中来,西北分公司建立新入职大学生培训体系,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安全基础、专业技术等培训活动,帮助新员工扣好职场“第一粒扣子”。

  西北分公司各项目场站分布于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偏远高寒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公司以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文化宣贯为重点,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青年员工把个人愿景与企业发展有效融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形成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

▲ 西北分公司青海流沙坪二期风电场

  田楠是2014年9月入职西北分公司金昌风电场的一名青年员工,他对视频制作有浓厚的兴趣,公司为他提供平台,让有相同爱好的员工一起组建了视频制作团队,命名为“五米团队”。2017年,“五米团队”制作的作品《信仰的力量》在三峡集团“保险经纪杯”首届职工微视频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作品《小明的三峡生活》在三峡新能源公司首届“风光三峡”微视频大赛荣获特等奖。2017年8月,田楠成功竞聘甘肃区域集控中心岗位,入职不到三年就成长为分公司的“明星员工”。2018年,“五米团队”制作的《我心向新》再获三峡新能源公司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西北分公司贯彻三峡集团人才培养理念,组织开展各种专项培训活动,提高青年人才素质。2018年,他们结合新能源发展形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培训”模式,把“腾讯课堂”和“技术交流微信群”作为培训平台,长期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并定期开展远程或现场技术考问讲解。经过不懈努力,西北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好成效,他们自主创新的“有功控制系统处理自动申请工具”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青海乌兰光伏电站获得全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竞赛青海地区三等奖,QC小组活动成果获得2018年全国电力行业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还涌现出三峡集团巾帼建功立业标兵张爱玲等先进个人。

事业吸引:让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成才

  西北分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在一线锻炼,人才在一线成长”的理念,结合公司管理模式优化和发展改革实际,把一线岗位实践作为员工成才的主要途径,建立培养机制,采取“压担子、重培养、给支持”等措施,引导员工扎根一线干事创业,鼓励青年员工到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磨练,早日成才。

▲ 设备电气试验

  西北分公司坚持把青年员工培养放在首位,要求新入职员工先放到基层锻炼,优秀员工选拔到分公司工作,形成人才培养梯队,同时,积极向上级单位输送骨干员工。

  近年来,西北分公司将精简下来的运行人员定向培养成为检修技术骨干,按照“远程集中监控、区域检修维护”的综合运维管理模式,探索开展自主检修,实现运检工作相对分离。截至目前,已完成14个场站自主检修预试工作,节约生产检修费用约145.6万元。2018年10月28日,西北分公司顺利取得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颁发的三峡新能源公司首个电力设施承试四级许可证,为三峡新能源专业、规范、高效地开展自主检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环境磨砺:让青年员工在基层锻炼成长

  针对项目大多地处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区的特点,西北分公司积极探索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区域远程集中监控、场站少人值守”管理模式,把员工向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和地区集中,持续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

  目前,西北分公司已在甘肃、青海陆续建设2个区域集中监控中心,在甘肃、青海、宁夏8个场站开展“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试点,减少现场运维人员32人,有效破解偏远地区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不方便等难题。

▲ 家乡美食进食堂

  有些场站地处高寒边远地带,目前仍需要人员现场值守,西北分公司加大场站建设力度,为每个场站建立党群活动室和职工小家,配置健身娱乐器材。根据各场站的规模和自然条件不同,分别建设了室内篮球场和阳光蔬菜大棚,创造性地开展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家乡美食进食堂、思维拓展训练、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每逢节假日,分公司班子成员深入到各个场站慰问看望一线员工,并将专门制作的员工家属慰问视频播放给员工集体观看,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也能感受暖暖的节日气氛,扎根岗位安心工作。

  “在三峡新能源最艰苦的地区工作,把我从一个叛逆青年历练成为一个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人。”格尔木锡铁山风电场专职安全员任立褀是一位90后,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艰苦环境下挑战自我一步步成长的经历。

▲ 锡铁山风电场

摄影:彭宗卫

  任立褀表示:“身边很多优秀的同龄人迅速成长起来,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在这里,我磨砺自己、挑战自己,相信自己在事业上会有发光发热的那一天!”

绩效引导:让青年员工根据岗位建功业

  2016年,西北分公司出台政策,对位于艰苦边远地区的甘肃瓜州光伏电站、青海锡铁山风电场给予“艰苦边远地区奖”,从政策上引导青年员工扎根一线建功立业。

  从那时起,为了引导青年员工立足一线岗位,西北分公司薪酬分配制度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一线员工倾斜,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将员工所处的边远地区环境、技术职称、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调整、职务晋升挂钩,让一线员工吃苦不吃亏,让业绩优异、职工认可的优秀员工获得回报。

  西北分公司在完善考评机制上做好文章,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通过强化日常考核,探索不同岗位员工责任差异化考核办法。三峡新能源公司“两制经理”改革后,西北分公司再次加大向一线岗位的政策倾斜力度,在薪酬体系中专门设立艰苦地区补贴,使长期在项目场站工作的一线员工薪酬收入高于后方行政管理员工。

▲ 锡铁山风电项目

摄影:徐瑶

  掌握队伍建设主导权,保持员工队伍稳定。通过分析员工队伍结构年轻、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西北分公司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分公司班子成员到一线讲党课,组织员工开展综合素质测评和思维开拓训练,掌握基层员工思想动态,主动化解员工情绪,帮助一线员工解决难题。

  对员工最关心的选人用人问题,西北分公司按照“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选拔一批政治过硬、真抓实干的干部,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这些措施激发了员工扎根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和自豪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后劲。

  2017年以来,西北分公司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公开竞聘先后选拔晋升优秀员工229人。通过提升员工整体素质,2016年至2018年,公司拥有职称的员工从148人上升到262人。近几年,这个拥有430名员工、平均年龄29.5岁的团队,在确保西北分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向上级单位和兄弟单位输送29名优秀人才。西北分公司紧盯“风光三峡”发展目标,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通过建立选聘、培养、使用、考核一体化的员工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促进员工技术水平提高,形成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持续长远发展的良好局面。

  西北分公司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还要不断完善人才制度,不断挖掘优秀人才的潜能,大力营造“比技术、比能力、比贡献”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三峡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提供强劲动力。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三峡新能源西北分公司提供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