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湖北能源鄂州发电公司三期工程首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纪实

  本网讯(蒋寅秋)  4月29日深夜,三峡集团湖北能源鄂州发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三期工程集控室内人头攒动,激动、兴奋、期待、忐忑的气氛充盈着整个集控室。30日凌晨1时31分,随着显示屏上的倒计时归零,人群中掌声如雷——三期工程首台(5号)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各系统设备运行平稳,主要运行参数优良,正式投产发电!

  

  这一刻,30余年前鄂电先驱者勾画的蓝图梦想照进现实,华中电网负荷中心再添强劲的新动能。

  这一刻,湖北能源“鄂东火电基地”实至名归,鄂州发电公司三期工程从立项申报、项目核准到开工建设、调试投产,历时13年的艰辛鏖战即将画上圆满句号。

  公司三期工程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期间湖北在建的最大电源点,是融合了国际第三代高效火力发电技术与最前沿火电环保治理技术的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全部建成后,公司将跃居湖北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企业,年发电能力可达200亿千瓦时,能有效满足区域增长的电力负荷需求。

  超前规划 强本固基蓄势待发

  20世纪80年代,鄂东南地区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出现缺电局面。彼时,湖北省多数电厂分布在武汉西部,“西电东送”难以应付火烧眉毛的缺电窘境。为此,湖北省电力管理者开始规划在湖北省电力负荷中心建设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一次性规划、分三期建设,鄂州发电公司由此应运而生。

  公司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毗邻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化工新城产业园“两区一园”,南靠武九铁路,北临万里长江,水路、铁路、公路运输力发达。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亟待大型电源点落户的现实需求、靠近中部核心产业集群中心的区位优势、位于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支撑点的电网负荷中心的网络优势和铁水联运的煤炭运输保障优势,为孕育三期工程积蓄了得天独厚的优质条件。

  公司大部分工程征地在一期筹建之初完成,一二三期6台机组自南而北,面向长江逐步建设。按照规划,公司已经建成一期2台33万千瓦全进口亚临界燃煤机组、二期2台65万千瓦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分别于1999年和2009年投入商业运行。三期工程预留场地紧邻长江、地势开阔、位置最佳,地理位置在火电行业优势明显。

  此外,三期工程补给水源取自水量充沛的长江,可充分满足机组安全运行需要。公司还与陕西、山西多家矿业公司签定供煤协议,采购低磷、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煤,扩建了输煤铁路专用线,建成湖北省沿江电厂首个万吨级专用卸煤码头,形成“铁水联运”的煤炭运输格局,能有效保障三期工程投产后公司年800万吨燃煤的需求。

  

  玉汝于成 峰回路转曙光终见

  三期工程作为鄂州发电公司建设的“收官之作”和“精品之作”,是夯实生存根基、保障长远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环。其前期工作开展之时经历了国家火电核准放开后收紧、松绑再管控。公司顺势而为、厚积薄发,取得三期核准的过程可谓峰回路转、艰难曲折。

  2006年,公司在推进二期工程核准建设的同时,把三期工程核准提上日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火电项目核准的大背景下,三期工程在一年内取得47项支持性文件。

  2008年,连续两年火电大扩张带来的装机过剩隐忧显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收紧火电核准,预留给湖北省“十一五”火电建设指标仅有300万千瓦。尽管公司三期工程排名居前,但却没有成为此次角逐中的“幸运儿”。

  2011年,火电核准重新松绑,三期工程核准曙光再现。公司抓住契机,重振旗鼓再出发。2012年,湖北省政府发布《湖北省大型火电项目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将公司三期工程列为全省13个火电项目的重点项目。2014年,公司三期工程凭借扎实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各项显著优势,在湖北省火电项目评优排序中居第一位。

  2015年6月23日,三期工程取得湖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

  为理顺管理体制、保障煤炭供应,公司在引进淮南矿业集团参股建设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又引进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参股,整合一二三期资产,组建新的鄂州发电公司作为三期项目建设的法人主体。

  2015年7月1日,三期工程正式奠基。

  

  砥砺前行 百折不挠“质”造精品

  2015年8月28日,三期工程在全体参建单位人员的瞩目中顺利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正式开工建设。此后1000多天的鏖战中,火电政策环境、建设环境、市场环境波澜不断,“命运多舛”的三期工程在重重考验中砥砺前行——

  2016至2017年建设期间,暴雨高温极寒等极端恶劣天气陆续登场,工程建设遭受巨大挑战。

  2017年6月开始,环保政策收紧,市场建材、保温材料及铜价快速上涨,三期工程部分材料和设备采购受到影响,成本提高、延迟供货。

  作为湖北省电力新动能、三峡集团装机重点“增量”、湖北能源“千万千瓦装机”重要支柱,三期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三期工程在建期间,公司仅有500余名正式员工。面对责任重担压肩、生产建设任务繁杂和人手紧张的局面,公司以“打造精品火电工程”为宗旨,发挥业主主导作用,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争取各方资源支持、形成合力。

  公司坚持“业主带班制”,将质量优化、调试缺陷预防与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申请中国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对三期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测,接受了18次国家最严格的质量监检,完成317个单位工程实体质量与行为的监检,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960余项质量整改。

  公司始终将“规范、规矩、规章”贯穿于三期工程建设调试全过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仅专职持证安全管理人员就达78人;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危化品安全治理等专项和季节性安全检查160余次。在严格的安全管控下,三期工程实现了安全“双零”目标。

  公司按照静态投资、动态管理的原则,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优选承包队伍,合同管理严谨、细致,工程结算审核及时、准确,基础数据统计实时化,及时分析调整偏差。三期整体工程造价优于设计概算,低于全行业同类型机组造价。

  三期工程大量使用新材质、新设备、新工艺。自2017年起,公司安排70余名发电运行员工“南征北战”,前往沿海和内陆多家百万机组先进电厂和设备制造厂家学习掌握设备性能和工作原理,完成了设备保护定值的整定与审核,编制完善了机炉电化环运行检修规程、系统图200余张,制定和优化调试方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000余条,完成了146个分系统调试和现场3万余个标识标牌安装与操作培训。

  今年以来,三期机组整体试运行期间,三峡集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现场调研,组织委托国内大型火电集团资深专家到公司为机组“把脉问诊”,给调试提供了经验和专业力量支持;湖北能源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责任到人,成立三期投产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制定计划、现场督导,委派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建设管理相关专业骨干驻扎三期现场,深度介入机组调试运行的关键技术领域,及时协调处理调试中的问题;公司对外加强与电网及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合理争取并安排并网试验,对内组织参建各方保持调试工作节奏同步,全面冲刺机组投产目标。

  在全面统筹和管理下,三期工程建设调试和生产无缝衔接,工程质量、安全、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实现多个重要节点,烟囱、冷却塔等高层构筑物安全封顶,锅炉水压试验、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等均实现一次性成功。

  

  性能创优 不折不扣建“绿色火电”

  三期工程在设计之初就以“超低排放”为标准,立足于国际第三代高效火力发电技术与最前沿火电环保治理技术,代表着国内火电百万千瓦机组先进产能,具有参数高、能耗低、环保优等突出优势。

  机组采用哈锅生产制造的超超临界锅炉、东方电气第二代新型百万千瓦级汽轮机和发电机,主蒸汽压力28兆帕,再热蒸汽温度620摄氏度,供电煤耗274.8克每千瓦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采用9级回热及低温省煤器等提效措施,全厂热效率达到46.89%。

  此外,三期工程同步建设脱硫、脱硝、电除尘等设施,仅环保设施造价就高达14.2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19.87%,超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三大主机造价;在设计工况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35毫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低于50毫克,烟尘排放浓度低于5毫克,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最严标准。三期工程以实际行动参与“长江大保护”,使用自然循环冷却塔二次循环供水系统,两座高度分别为181米、175米的国内第一、第二高常规冷却塔实现了废水梯级利用,有效解决了温排水对长江生态的影响,推行低温烟气余热蒸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新工艺,全厂用水分级、分质综合利用,减少长江取水,生产和生活废水全部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公司在兴建三期工程的同时,逐步对二期、一期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节能技改及配套输煤、输灰系统改造,全厂实现“增产减污”,内部优化机组经济技术指标,外观构建“人与自然、设备与景观”和谐共荣的生态体系,提升了公司环保高效、集约生产综合竞争力。

  

  征程再启 续写高质量发展华章

  追风逐日,蓝图成真多磨砺。锲而不舍,三期圆梦终有时。三期工程5号机组顺利通过满负荷运行168小时,加速了公司实现湖北区域火电企业“总装机规模最大”目标的进程,为公司在新时代的发展夯实了生存之基。在新征程即将开启之时,公司整体实力再次彰显,迎来一轮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自2015年底以来,供给端火电装机调控持续推进,目前仍然严格管控未放开火电核准,近几年湖北省新增的大型火电项目屈指可数。公司三期投产后的发电量可望赢得宽松的市场空间。

  公司三期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性能指标在目前火电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发电和环保优势突出。三期配套的码头二期工程建成后,水运煤接卸能力翻番;蒙华重载铁路通车、湖北能源荆州煤炭储配基地投运后,铁路来煤保障得以巩固,公司煤炭“铁水联供”优势明显。厂区周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用热需求增加,待二期机组供热改造完成后,“热电联供联营”优势势必助力公司成为综合能源供应商大户。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进提速、鄂州货运机场开工建设、“长江大保护”项目铺开、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鄂州葛店经济开发区战略协同推进,公司周边区域的用电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在电网负荷中心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在华中电网中所占份量也将随之增长。在当前迎峰度夏的窗口期,三期工程投产更为保障湖北省能源安全增添了强有力的“稳定器”。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从一期工程市场换技术,到二期工程股权换煤炭,再到三期工程效益赢市场,公司不断地向产业链高端奋力攀升。当一二三期机组源源不断地送出电量的时刻,鄂州发电公司这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火力发电企业,必定会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发出耀眼而夺目的光芒,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摄影:熊锐  蒋寅秋  吴平)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