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杜健伟)5月20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库大坝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就水库大坝如何更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开展交流,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关要求,深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在推动区域低碳绿色发展中的作用与作为。
摄影:胡九思
会议指出,水库大坝是实施治水之道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习近平主席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指引中国治水实践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球应对水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突破历史极值、颠覆传统认知的暴雨洪水和干旱灾害多发频发,兴水利除水害、防风险保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参会代表表示将继续支持国际大坝委员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交流合作,增进全球以水惠民福祉。
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认为,应以社会认可的多功能设计为基石,构建集防洪灌溉、生态修复、能源供应于一体的复合型水利工程,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应将智能水务管理系统等绿色技术作为核心支撑,融入碳中和解决方案体系。他还就构建多维传播矩阵提高公众认知、培养兼具工程技能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提出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重塑水电灵活性资源角色,促进区域低碳绿色发展,是推动新时代水利水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他表示,应强化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重塑水电灵活性资源角色;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打造自主可控的智能运管技术体系;加强数据共享,推动水电运行管理全链条智能化转型;以价格、融资、准入机制改革协同发力,激发水利水电行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主任刘祖雄分享了三峡集团开展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的具体实践。他认为,妥善安置移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是水利水电开发的重要挑战,金沙江下游水库移民实践充分证明,推动科学规划、协同治理、成果共享,是应对水利水电行业面临挑战的有效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安结合实例和数据,剖析了内河通航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三峡巴西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部经理罗热里奥·马尔凯托·安东尼奥、亚非绿色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综合事务部高级经理穆阿兹·泽米尔·阿万分别通过三峡巴西和三峡亚非公司的运营实践,分享了三峡集团境外水电开发在生态共生与价值共创方面相关做法与成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库专委会主任委员龚和平对中国水电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国际大坝委员会大会是国际坝工领域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旨在倡导全球携手交流,加强多边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更优质的大坝,让世界更美好”的目标。与会代表以本次专题研讨为契机,总结交流经验、共同展望未来,相关成果将为水库大坝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专业化支撑。
编辑:高锦涛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