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从书本到现实,三峡娃娃眼中的重器之美

2025年“三峡娃娃行”第三批活动侧记

  本网讯(但棣瑶)进入八月,盛夏的热情不减,由三峡集团主办、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资助支持的“三峡娃娃行”公益研学活动迎来第三批学员。来自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和湖北省宜昌市的一百多名中小学生来到三峡坝区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期间,孩子们走近三峡大坝、三峡电厂、三峡船闸、三峡升船机,在三峡工程博物馆、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了解历史知识,在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和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认识珍稀特有动植物,还在三峡环清能源垃圾发电厂、三峡(宜昌)大数据产业园和屈原故里的参观过程中了解了长江三峡的人文历史和宜昌的城市文化。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实验小学就读五年级的次旺巴久第一次独自离开家乡远行,也是第一次坐船游长江。“这么大的船只载着游客很快就能下降三十多层楼的高度,坐着船通过三峡升船机的感觉很奇妙。”他说。

  乘船通过三峡升船机时,来自丁青县第二初级中学的拉姆东点一直站在甲板上看着船只是如何下降的,她的目光还停留在了承船厢平台上的工作人员身上。“在这样酷热的夏天,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也是大国重器的一部分,他们值得我敬佩和学习。”拉姆东点说。

  对于三峡大坝,次旺巴久以前只在网上“刷”到过、在课本上看到过。他说:“以前看三峡大坝的图片和视频,觉得祖国能造出这样好的工程很厉害,这次到现场感受以后我觉得祖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应该的,因为这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努力。”

  走出三峡移民博物馆,次旺巴久被百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打动,他说:“我能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那么团结,正因为团结,我们才有力量建成这样的大型工程。”

  在三峡工程博物馆的好奇研学课程上,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水力发电小手工学习了发电原理,拉姆东点第一个完成了手工。她说:“在博物馆参观学习以后,再登上坝顶、走进电厂,我看到了从没见过的景象,我能理解‘大国重器’是真实可感的强大。”

编辑:任贤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