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巨型水轮机调速器“把脉人”

——记三峡电厂员工凌伟华

  本网讯(任文峰  陈雍容 报道)在三峡电厂有这么一位调速器“神医”,他只需通过对机组“望、闻、问、切”就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并迅速开出“药方”,让人望尘莫及!在调速器的检修现场,总是能看到这位鬓角花白的老师傅,或站在压油泵旁边仔细聆听油泵运行的声音,或用长满老茧的手放在不同的管路和阀门上抚摸,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凌伟华师傅又在给机组调速器“把脉”了。

  作为三峡电厂主机分部调速器负责人,他从事调速器工作近三十年。三十年扎根一线,三十年不懈钻研,凌伟华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调速器方面独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检修方法。他于2003年评为调速器高级技师,2007年、2009年两次被聘为长江电力调速器二级专家, 2010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2016年间三次被聘为长江电力调速器一级专家。他就好比一位为三峡电厂设备把脉的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准确地把握着三峡机组运转的“脉搏”,为三峡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怀揣三峡梦,他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1982年,当凌伟华从湖北省电业技工学校热能动力专业毕业后,怀揣着水电梦想的他进入葛洲坝电厂,从事水电厂调速器机械检修。他先后参与了葛洲坝二江电厂1号机组、2号机组过速系统改造、1号机组、7号机组调速器改造及扩修、葛洲坝电厂自备电站的调速器安装。经过10年的磨练,1992年,他被评为调速器技师,并先后多次到龙洞电厂、沙道沟电厂、高罗电厂、岩底河电厂等地进行调速器检修与维护,对当地电厂检修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凭着专业的技能和敬业的精神受到一致称赞。

  追逐梦想,他精益求精,成绩斐然

  2001年,进军大三峡的号角吹响,他义无反顾地奔赴三峡。鉴于三峡工程的特殊地位,三峡电厂从2000年筹建期开始就明确了“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理念,凌伟华成为亲身实践“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第一批监理人员之一。

  在三峡机组投产之初,包括凌伟华在内的许多技术人员都遇到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如“三峡左岸机组均是国外引进,相关资料不齐”、“人员配备不全”、“与外国技术专家交流有障碍”等,面对诸如此类的困难,凌伟华没有一句怨言,为了顺利实现接机发电,他常常在三峡一待就是几个月,白天收集资料,晚上抽空学习英文充实自己,还要参加设计联络会和设备监造工作,恨不得把时间一分为二,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从法国阿尔斯通手里接过来的图纸和资料都是纯英文版,这对一位年逾四十再加上对英语不甚熟悉的老师傅来说,真可谓是举步维艰啊!但是他没有退却,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克服这些困难。只要随便翻阅他满满一书柜里的任何一张图纸或是说明书,你可以清晰的发现,在一行行英文单词下面留有一串串铅笔写的中文注释,这些都是他平时一个一个单词查字典查出来的。

  凭着这样的钻研精神,他在安装监理、现场调试中发现了多项隐患,并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和解决措施建议,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大大减少了设备设施接管后的改造工作。2003年6月,在三峡左岸电站5号机调试关键时期,因厂家设计原因,5号机自动锁锭无法正常运行。如果等待外方将备件重新送达现场,需要15天时间,在争分夺秒接机的时期,这么长的等待时间将意味着对整个工期造成滞后,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凌伟华经过仔细研究,提出将自动锁锭装置换向处理,而就是这个看似小小的建议,让自动锁锭恢复了正常运行,为顺利发电节约了工期,更是赢得了外方的赞扬。

  凌伟华师傅安全帽的编码为“133”,在与厂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因为他丰富的经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外方调试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编号为“133”的三峡人。机组现场外方调试工程师曾强调过,“机组调速器现场测试,其他人可以不来,NO.133不能不到现场。”还有一次,阿尔斯通调速器安装指导工程师Pascal指着安全帽,口中念念有词,“one,three,three”在场的工作人员都会意的笑了,他的意思是下午的油泵运转试验,三峡电厂的“133”号一定要到场。

  多年检修工作中,他独立完成了《三峡左岸电站调速系统检修与维护规程》;作为专家鉴定组成员,参与了东电大型调速器、星特巨型事故配压阀、能事达大型主配压阀的鉴定工作;参与了三峡右岸电站、地下电站调速器的设计联络会;参与了向家坝、溪洛渡电厂调速器招投标文件(技术部分)审查;参与编写了《电源电站调速器检修规程》、《三峡工程与三峡电厂知识问答》;独立完成了长电检修技术丛书《调速器机械部分检修》的编写;《水电站导叶分段关闭装置》等六篇论文在《中国三峡建设》、《水电站机电技术》、《大电机技术》上发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傲人成绩背后,是凌伟华数十年如一日扎根生产一线,默默努力、无私奉献。

  技艺精湛,他干一行,就干好一行

  自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凌伟华就一直从事调速器方面的工作,凭借着三十余年的调速器检修工作经验,凌伟华向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何为“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

  在三峡电站,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每种机型安装的调速器都不尽相同,大大小小将近百个设备部件,常人初次见识到它,都觉得眼花,不知从何下手。每年岁修,凌伟华都要带领徒弟们将34台水轮机调速器的重要零部件全部检查一遍,以保证设备的安稳运行。调速器电磁阀衬套和阀芯的配合间隙只有0.005-0.008mm,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不仅会难以完成拆装工作,若操作不当,还会损坏配合面,严重影响调速器控制精度!一般人拆装这种电磁阀时,都要借助精度不低于0.01mm内、外径千分尺反复测量,才敢小心翼翼地回装,整个过程往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凌伟华则只需要凭着手感,在短短数十分钟内,就可以精确地完成电磁阀的拆装工作。

  凌伟华的绝活,不仅仅在于他手上的这些功夫,他通过对机组“望、闻、问、切”就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原因并迅速开出“药方”本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在三峡电厂调速器的检修现场,总是能看到这位鬓角花白的老师傅,或站在压油泵旁边仔细聆听油泵运行的声音,或用长满老茧的手放在不同的管路和阀门上抚摸,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老凌师傅又在给机组调速器“把脉”了。2016年2月,地下电站29号机组联调试验后导叶无法开启。接到通知时,正值中午时分,凌伟华不顾休息,直接奔赴工作现场。通过了解,凌伟华初步判断这是事故配压阀没有复归导致的,经过仔细检查之后,发现还真是事故配压阀指示杆拉伤导致发卡,凌伟华的判断得到了印证……在三峡电厂的十多年来,凌伟华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机组在开机时不能建压、机组主配发卡、比例阀故障等多个棘手的设备问题,优化改造了三峡哈电机组的分段关闭规律,并把这些专业技能结合自己心得修编成册,独立完成了《三峡电站调速系统检修与维护规程》等多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手册。凌师傅通过准确“把脉”机组状态,早已成为调速器检修现场的“活图纸”和“定海神针”。

  言传身教,他诲人不倦、甘为人师

  在三峡电厂的十多年,老凌师傅成功解决了机组调速器多个棘手问题,在调速器方面的权威性连设备的外国制造厂商都非常认可。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他,桃李满天下,所带出的徒弟已经在国内多个大型水电站中成为技术骨干,同为水轮机组的安全运行问诊把脉!

  如今三峡电厂机械水工部主机分部的主任胡军就是凌伟华众多徒弟中的一员,当提及凌伟华师傅时,胡军主任敬佩不已,他说:“老凌师傅在调速器专业领域的对技术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且孜孜不倦,记得最初左岸电站机组接机的时候,我们从法国阿尔斯通手里接过来的图纸和资料都是纯英文版,这对当年四十多岁再加上对英语一窍不通的老师傅来说,真可谓是举步惟艰啊! 但是他没有退却,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克服这些困难。作为老凌师傅的徒弟,接受他最多的教诲就是‘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并且教育我‘干一行,爱一行’。时至今日,每当自己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所退却的时候,每当自己工作中报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他对工作兢兢业业,面对困难总是从不畏惧的身影,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及条件和他那时候比,内心惭愧不已,这才明白他日常教诲,也明白了他身体力行,用自己亲身的事例来感染和鼓舞周边的人,这种精神或许就是我们一直在宣传的‘三峡精神’。”

  平日里,凌伟华师傅都以极其亲切的态度对待周围同事,对青年员工尤其关爱有加。每次有人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热心辅导,不辞辛劳,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人心领神会,触类旁通。跟他接触起来,你会发现他那粗犷的性格下面蕴涵着一份特有的细心和关怀。厂里实施导师带徒制度之后,凌伟华年年都在带徒弟。凌伟华对待自己的徒弟,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全身绝学,真心希望徒弟们一个个全都成为有用之才。在生产现场,可以看到凌伟华指着一个个阀门组件仔细地为徒弟讲解;在办公室里,可以看到凌伟华照着一张张图纸详细地为徒弟指点;在八小时工作之内,可以看到凌伟华不厌其烦地和徒弟共同探讨;在一个个加班周末,可以看到凌伟华不知疲倦地跟徒弟一起琢磨。这位把大部分精力都奉献给了调速器系统的老师傅,对待青年员工是那样的用心,他的徒弟们在他的得力教导之下也一个个迅速成才,他们有的就像胡军主任一样同凌伟华师傅一道扎根三峡,有的则从三峡走出,在向家坝电站、溪洛渡电站等海内外各大重点水利水电工程中贡献力量,继续发扬着三峡工匠精神。

  薪火传承,他年近花甲,仍要发光发热

  凌伟华师傅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还是保持着如年轻人般的求知欲望与工作热情。最近,老凌师傅又迷上了PPT制作,常常连休息都顾不上。当问及为什么做这些PPT的时候,凌师傅笑着说道:“没得办法啊,人老了,学不动,就想着整理整理以前学的,记录的知识,用PPT展示出来,方便分部同事更好地理解记忆。”凌师傅收集的调速器原理、故障分析等资料堆起来有一个普通成年人那么高,他总是在不断地整理更新,并借助PPT讲解等方式给大家讲授重点、难点、疑点,让大家尽可能掌握更多知识。每到岁修结束手头工作没有那么繁忙的时候,凌师傅总是带着他的那些PPT或是在分部内部,或是到技术中心去讲课,并毫不犹豫的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拷给每一个学员,他衷心希望每一名同事都能掌握更多技能,为机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面对生活,他与人为善,淡泊名利

  生活中的凌伟华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不计个人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身边的同事感受兄弟般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事。在“金秋助学”活动、为坝区贫困农户捐款等献爱心活动中,凌伟华师傅总是第一个跑过去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幸和他共事,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十分幽默开朗的人,待人诚恳,为人直爽。虽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他只字不提。有人曾问过凌伟华,在过去的日子里,取得了那么多成绩,那在今后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凌伟华想都没想,就回答到:“没什么梦想,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只要机组安全运行,这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正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凌伟华在日常的工作中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为人真诚笃实、德艺兼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让同事们有口皆碑,十分钦佩。您瞧,眼前的这位凌伟华,笃定的眼神、豪爽的性情、精细的作风,辛勤耕耘在保障三峡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最前线,正时时刻刻为三峡电力的稳定供给把脉问诊,正不知不觉地塑造着一个技术能手的典型榜样,正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感召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正是有了一批像他一样的守护者,三峡机组才能保持健康,三峡的电力才能源远流长!

发布日期:2016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