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厂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改造项目正式开工
科学策划周密把控 打造典范工程项目
本网讯(邹开放 报道)2016年5月20日,检修厂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改造项目临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6月1日正式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该项目建设用地约3.7公顷,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计划施工总工期为671天,主要建筑物包含集控楼、GIS厂房、调控楼和进线平台等。原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于1981年7月投入运行,曾经是国内开关站设计的典范工程,对葛洲坝电站电力源源不断的外送做出了积极贡献。葛洲坝电站年利用小时数高,机组平均年运行小时在6000h以上,长期高利用小时数的运行使电站输变电系统设备不同程度地发生老化和锈蚀,整体运行性能下降,安全隐患较高。
为提高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安全可靠运行性能,长江电力于2013年立项对220千伏开关站改造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决定将220千伏开关站由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改为户内GIS。GIS有占地面积小、占用空间少、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故障频率低、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优势。检修厂负责对此项目进行全程管控,力争打造典范工程。
在总结500千伏开关站改造等大型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检修厂周密部署、精心策划,在项目图纸审查、施工工艺、进度控制及安全防护策划中精细把控,致力于项目安全、质量和进度规划和管理科学可控。为此,检修厂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在整个项目的准备过程中认真践行检修厂“精益、高效、和谐、创新”核心价值观,确保项目报建、现场勘察、场地清理、设计沟通、招标采购等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如期进行,各项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赞誉。
细节彰显态度,质量把控精益求精 质量就是生命。长江电力检修厂一直把质量控制作为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工作。项目策划过程中在总结以往开关站改造等大型项目管理经验,检修厂项目改造工作组针对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材料等进行把控,致力于将项目技术要求精细详尽,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分歧等。
检修厂从一开始就加强对施工工艺技术准备,强调学习和借鉴行业内的先进措施和精湛工艺,项目管理人员实地调研了国网葛洲坝换流站及宜昌市党校新校址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深入总结,整理出相关的工艺及方法,为项目工艺技术要求的编制做了充实的技术储备。作为220千伏开关站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控楼和集控楼由于位于核心生产区域,外观设计必须考虑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整体一致。为了选择合适的外墙砖,检修厂项目管理小组多次深入建材市场调研,每次都带回大量样品,并逐一标记整理,前前后后堆积起来样品约1.2米高。
在设计阶段,检修厂项目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把控,通过6个月的时间,完成对长达305页的施工详图的6次审核。2015年8月图纸定稿前,通过系统审核和校对,检修厂项目工作组提出意见多达300余条,大到设计结构,小到尺寸标注,让施工质量从源头上得到保证。同时,针对设计院提出的GIS及其附属设备、GIS室内桥机、户外氧化锌避雷器、户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设备采购技术文件,项目管理小组积极组织成员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设备参数无误,技术要求详细、规范、全面,有效地保证了机电设备采购和安装质量,为改造项目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创新只为前进,安全管理永不止步 检修厂整体安全策划过程中一直以本质安全管理为目标,力求在后续施工进行中做到安全管理有理有据,零漏洞。借鉴其他项目管理经验的经验,切实做到让安全文明专项施工费用投入到项目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安全措施到位。检修厂项目工作组坚持安全文明措施费不参与投标竞价,相关费用专款专用,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每月提前编制并申报下月安全物资投入计划并报监理审核,经监理及建设单位审定后予以支付,如若未按计划执行则在下个月安全费用中扣除相同数额。此举在源头上解决了以往施工单位为追求利益,恶意压低竞标价格,在施工过程中压缩减少安全方面的投资,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安全投资真正落到实处。
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改造施工过程中,安全方面最具挑战性的莫过于周围随处可见的带电设备,特别是在GIS厂房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或材料运输过程中距离高压带电设备有严格要求的安全距离。过去,大江开关站GIS改造过程中,采用在距离上部高压带电设备安全距离以外搭设脚手架安全平网形成安全活动空间作为防护措施,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平网使用尼龙绳编成,搭设后网面容易下垂且网眼大,不利于材料运输的安全控制。为此,项目小组在多方咨询和讨论后,首次采用塑料制作的密目网配合空中钢绞线,提出了安全硬隔离方案,这种安全空间不易变形且网眼较小,使得安全程度大大提高。
效率体现能力,进度规划有条不紊 进度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开关站的竣工时间的提前和滞后直接关系到葛洲坝电站的发电效益。改造项目确定后,各项工作就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改造时间紧迫,各项工作繁复,检修厂项目工作组着重于项目前期的施工条件准备及过程中停电控计划研究。
作为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开关站场内绿化植物移植清理及水电通信等管线的清查从一开始就纳入准备工作。考虑到场内部分绿化植物价值较高,管理小组认真对场内绿化植物进行清查,梳理出需要移植的植物,在和相关部门沟通讨论后规划出移植场地,同时编制出移植方案。经过两次移植后,于2015年5月前开关站内场地植物已清理并安置完毕,为施工场地布置提供了空间。由于开关站占地面积较大且位于生产区域核心位置,地下各类高压电缆、通信光缆、给水排水管摸查工作极其复杂,协调工作涉及长江电力的三个生产单位,检修厂改造项目工作小组有计划地逐一排查,加班加点,在招标工作前完成了场地内所有水电等管线的清查,为组织施工设计提供了精确的信息。
为了精细规划施工进度,方便施工单位进度安排,检修厂积极联系葛洲坝电站,详细讨论并将计划提交相关管理单位审定后,编制了详细的停电施工计划,将停电节点具体到天,为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提供了有效参考。
目前,检修厂已经完成葛洲坝220千伏开关站改造项目土建合同和监理合同签订,现场已具备施工及临时办公条件,即将正式开工。检修厂将严格落实精细管理、高效管控,从细微处入手,努力将项目打造为长江电力典范工程。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