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交通五支队修建向家坝电站库区S307公路屏新段纪实
向家坝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库,其库区省道S307还建公路屏新段就像一条巨龙在距离金沙江水面高差近100多米的小凉山东延支脉屏山县的五指山、杨家岩和老鹰岩之间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穿越。这条全长44.2公里的公路是宜宾市公路骨架网的重要组织部分,将成为连接起四川省、云南省的重要纽带和沿线3镇19村群众与外界通行的唯一通道。2010年5月,武警交通五支队116余名官兵从全国各地集结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担负起向家坝水电站库区S307还建公路屏新段的施工任务。
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
“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搬到其他地方,谁的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时时刻刻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施工之余,一定会无偿支援移民建设!”进场之初,现场指挥长王玉安副支队长就掷地有声地向当地政府作出承诺,自己还主动到驻地村镇走访,调查驻地群众的实际困难。
部队施工路段途经锦屏、新安、新市等3个镇19个村67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小凉山脉的金沙江沿线,当地经济极不发达,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只有老人妇女和未成年儿童。因地形受限,留守人员只能在金沙江畔的山坡上开块荒地种些苞米蔬菜,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为使移民群众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官兵们进场后没有按照原计划对征地红线内农作物及果树进行常规的清表作业,而是安排专门人员统计并利用部队机械设备优势帮助群众将果树移栽到移民新区指定位置;指定专业分队操作大型机械设备无偿参与移民新区的场平等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派出官兵和载重车辆帮助因家人在外务工,劳动力不足的留守老人及妇女儿童搬迁新居。
同时,官兵们把驻地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为部队顺利展开施工任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新安村村民日常通行的小石桥被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冲垮,官兵们冒雨抢修加固;六一五村小学没有操场,官兵们就出动压路机和兵力在学校旁边的空地上辟出一片平地,用废弃钢管边角料为孩子们做了一副篮球架;几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官兵们知道这一情况后凑齐学费使他们重返校园;由于工程施工和移民拆迁,仍居住在淹没区的村民们饮用水的管道被挖断,官兵们利用工余时间为他们修筑蓄水池10余个……
官兵们处处为乡亲们着想,把乡亲们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乡亲们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驻地村镇的乡亲也把官兵当自己的亲人,不仅大力支持部队工程施工,还自发地组织起义务联防队协助部队管理施工现场。部队自进场施工以来,44.2公里的作业范围内从未发生过材料丢失的情况。
不能让“武警交通”品牌砸在我们手里
44.2公里施工路段,大小桥梁有50座,占全线40%以上,由于作业区域多在毗邻金沙江的半山峡谷上,作业面无法展开,甚至连正规的桥梁梁板预制厂都无法开设。
由于各种客观不利因素影响,工程进度出现滞后,但电站蓄水迫在眉睫,着实是让参战官兵心急如焚,一个个像霜打了的茄子。“环境再苦,条件再难,也不能成为我们拖延工期的理由,也不能辜负三峡集团公司领导信任和屏山县上万移民期盼,决不能让“武警交通”的品牌砸在我们手里。”今年6月,从乌鲁木齐赶到现场督战的总队和郁富总工程师大校一到现场就给官兵打气鼓劲。他和普通官兵一样,打起背包住到工地,在现场一蹲就是半年,就连孩子参加中考都没有回去看看,直到公路主线全线贯通。
落后不可怕,关键要找出办法,迎头赶上。为确保公路按期贯通,支队党委也及时整合全支队优势力量全力保障这条公路建设。技术力量不足,就举全支队之力从其它在建的10多个项目调配技术骨干30余人支援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不够,就加大投入,租赁、调配增加挖掘机、潜孔钻、塔吊等各类机械装备100余台套保障施工进度;现场电力供应不稳定,及时为各个施工作业面购买配备自主式柴油发电机40台,确保施工连续性;为加快梁板架设进度,工程大干期间,部队不惜增加成本投入,每座在建桥梁调配一台架桥机分段同时架设梁板,加快工程进度。
官兵们也振作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在崇山峻岭之间见缝插针选择可利用区域开设大大小小30多个混凝土预制厂满足桥梁“T”梁预制和桩基灌注施工需要。新安特大桥是整条公路的“瓶颈”,最高桥墩达80米。基坑刚动工开挖,副参谋长姚晓东就打起背包带着桥工班战士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日夜守候在施工现场。他太了解这些混凝土“脾气”了,温度、湿度稍稍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裂纹、蜂窝、麻面等病害。他像一位母亲对待婴儿一样呵护着这些“娇贵”的混凝土,四个多月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夜里都要起来几次测量温度和观察混凝土的养生变化情况。小凉山是横断山的支脉,地形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很大。有时半夜气温突降,他立即爬起来组织值班战士们为桥墩包上厚厚的草垫子;中午气温过高,可达到40多度,他就顶着烈日带着战士们一遍又一遍地洒水养护。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7月1日,新安大桥终于全线贯通,为党的91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桥梁作业面大都分布在距离波涛汹涌的金沙江80多米高的半山坡上,普通机械无法作业,官兵就采取大型塔吊安装漏斗灌注混凝土方式进行桥梁桩基和盖梁浇注和材料吊运作业。操作手王立军、张扬每次爬上60多米高的塔吊进行作业时,都尽可能少喝水以减少爬上爬下上厕所的频率。峡谷间的山风吹得塔吊摇摇晃晃,位于顶部的操作室摆幅很大,操作手每次上去作业都要带两只塑料袋,防止因塔吊摇晃摆动导致呕吐。进入雨季,为把天气对施工的影响隆到最低限度,官兵购买防水彩条布2万多平方米,下雨时就将彩条面覆盖到施工便道上,雨一停收起彩条布继续施工。测绘分队官兵白天兵分三路不停往返奔波在44.2公里的道路上,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对复测图纸进行会审,有时晚上仅睡两三个小时,却没一个人抱怨,终于及时完成复测数据的交验和变更数据的申报。
工程干完再给家人补偿
全体官兵都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把岗位当作自己舞台,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教导员马金全家属远在山西老家,由于工期紧,已经两年多没有休假回过家。趁着暑假,妻子柳红丽带着孩子到工地上来探亲,但是马教导员既要负责全项目部官兵思想教育,还要负责工地上各种设备材料的调配。每天一大早,他上工地时儿子还没醒,晚上十一二点,他给官兵们上完政治教育课回到宿舍时儿子已进入梦乡。探亲一个多月,马教导员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五天,儿子假期结束离开时还念念不忘他未兑现的买新书包的承诺。“作为家人我们已经不合格了,但我们不能做不合格军人,任务太紧了,这个工程干完再给家人补偿吧”,说完他又急匆匆赶往施工现场。
总工程师武杰员母亲身体不好,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可工程任务太紧,实在走不开。远在四川巴中的妻子杨艳以柔弱之肩挑起全家重担,一人照顾两头4个老人加上一个小孩,经常一边背着老人,一手拉着孩子去医院。有一次,家里煤气罐没气了,母女俩人抬着煤气罐,一步一级地挪着上楼梯台阶,挪着挪着,实在挪不动,一起瘫坐在地上,母子俩抱着哭了起来。武总工听到女儿打电话说这事,堂堂的七尺男儿眼泪直往下掉。
质检工程师袁有炯,家中购买新房,没有时间回去签购房合同,就委托朋友带着爱人办理购房协议,房子买了一年多,自己至今连新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战士沈长坤母亲心脏病,需要他回去签字手术,考虑到心脏搭桥手术风险大、自已又抽不出时间回去,他在电话中请求医生保守治疗,等工程一结束就请假带母亲到条件好的医院治疗;大队长邹新林儿子到了上学年龄,爱人李光辉几次催他回去联系学校,但他就是抽不出时间,只能打电话进行“遥控指导”,妻子碰了几次壁,被气哭好几回,儿子才按时上了小学……进场以来,先后有6名官兵推迟了婚期,8名官兵因亲戚家人病重不能回家照料,10多名官兵劝说家属打消了来队探亲的念头。这就是交通五支队的官兵,他们不是没有感情,他们不是不爱家人,他们更渴望父母床前尽孝道儿女膝下尽职责,只是他们更加明白身上绿色军衣和头顶上国徽的意义。
路是躺着的碑,碑是站立的路。当平坦的公路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在金沙江畔小凉山的崇山峻岭间穿越延伸,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武警交通第五支队。他们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筑路兵精神和宝贵的青春无怨无悔地镌刻在险峻的小凉山,筑入了那金沙江畔高高的路基,托起了四川屏山县3镇19村群众与外界的经济腾飞之路。(平晋恩 杨静 梅广)
发布日期:2013年0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