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新能源新疆分公司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 唱响军垦精神
 |
聆听军垦故事 |
本网讯(段疆 报道 李聚民 摄影)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加强党性观念教育,6月24日,刚刚成立的新疆分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走进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和石河子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老照片逐一映入眼帘,无声地向大家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森林城市的过程。党员们在每一幅图片前久久驻足,大家心酸于兵团人创业初期的艰苦环境,也感动于兵团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欣喜于兵团人为新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军垦第一连,讲解员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与一个个的当年发生的小故事结合起来讲述了当年的创业艰辛,党员同志们走进军垦战士们住过的地窝子,驻足于“军垦第一犁”的雕像前,端坐在连队礼堂里倾听,史诗般的快板把27颗年轻的心带进了那个火红的艰苦创业年代。大家深受感动,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重温入党誓词,在军垦礼堂,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对党旗齐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党员们参观了周恩来总理工作生活的历史图片、的手迹手书、生前的生活用品、乘坐过的红旗轿车、以及视察新疆时留下的图片。让大家感触最深的是周总理的一句“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句话成了当时激励干部职工和上海支边青年安心扎根边疆,推动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励志名言。
此次红色基地参观,党员同志们亲身感受老一辈军垦人创业之艰,体会让戈壁变绿洲的精神创举,见证革命先烈“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生动实践。如今,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早已逝去,那些伴随着革命理想扎根新疆的军垦人,或已进入暮年,或已在奋斗之地安息,而军垦精神就像兵团十师一八五团界碑上的一句话:“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将激励着一代代军垦人,也激励着接受教育的每位党员。
返程途中,大家结合自身工作谈起了感受。大家表示,军垦人在常人无法理解、想象、体会的环境里,他们通过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用自己年轻的身躯造就了兵团的辉煌,他们没有抱怨,因为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块他们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热土。新疆分公司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在新疆,我们自己就是三峡人在新能源行业的第一代垦荒者,是三峡的“军垦一代”。一个个风电站、光伏电站从无到有,建设初期阶段一片戈壁,自然条件恶劣,但是比起军垦人创业之初的艰苦来说真是算不上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军垦人”,我们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垦精神,党员带头,无私奉献,敢于担当,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动在疆业务跨越式发展。
 |
参观军垦农具。 |
 |
体验军垦生活。 |
 |
瞻仰周总理雕像。 |
 |
军垦博物馆前合影。 |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