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帮扶维西普米族|“让我一家的生活有了着落,有了盼头!”

  

  图片来源:维西县扶贫办、网络

  本网讯(王顺江)编者按:“精准扶贫进普米,饮水思源三峡情。”早在2016年,三峡集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云南省人民政府支持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精准脱贫攻坚合作协议》,从此开始了整族整村帮扶普米族的精准扶贫征程。三峡集团扶贫工作者们走村入寨,进户访贫,深入高山峡谷,忙碌于田间地头,帮助普米族开创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发展之路。近期,我们将陆续刊发四篇三峡集团精准帮扶云南普米族脱贫的纪实稿件。此稿为最后一篇。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三江并流腹地,生态环境优美,各种资源丰厚,湛蓝的天宇,翠绿的青山,奔腾的江河,秀美的草甸,澄净的湖泊,独特的民居……号称香格里拉的“后花园”。

  然而,美丽的景色并不能给这里的普米族带来富庶,一些普米族群众的生活仍然贫困潦倒。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三峡集团开始走进云南,走进维西,走进普米族,三峡集团的帮扶犹如及时雨,给维西贫困地区的普米族带来希望。

  普米族聚居村的喜人变化

  维西县共有普米族 2048 人 ,主要分布在保和镇兰永村、永春乡菊香村、拖枝村、攀天阁乡皆菊村四个行政村。2016-2018年 ,三峡集团对口帮扶维西普米族,项目建设主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安居工程建设、产业发展、生态能源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项目。

  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维西县普米族聚居村发生着喜人变化:一幢幢新改造的普米族民居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条条洁净的水泥路绵延百里、纵横交错;一个个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拔地而起;一期期种养殖科学技术培训座无虚席;一件件生态环保工程惠及百姓;一座座农村综合服务站造福百姓……这是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

  

  三峡集团投资修建的迪姑通组公路

  截至目前,4个普米族聚居行政村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了90%,组内道路硬化率达到了70%,安全饮水率达到98%,群众通电率达100%,行政村已通网络,农村危房大幅减少;菊香村形成以中药材和特色养殖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村集体年经济收入9万元。拖枝村形成以水果、中药材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0万元。兰永村形成以冰葡萄、中药材、水果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村集体年经济收入5万元。皆菊村形成黑谷、乡村旅游联动发展的产业模式,村集体年经济收入5.1万元;4个普米族聚居村都建成了标准的卫生室和学前教育学校,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5个,农村综合服务站 3个;一批太阳能路灯建设、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入户卫生厕所建设项目落地生根,服务百姓。

  

  修葺一新的普米族民居

  攀天阁乡村旅游“生意经”

  “三峡集团帮扶攀天阁乡以来,我们打基础、兴文化、强旅游,全力主打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了旅游扶贫、旅游脱贫的既定目标,皆菊村迪姑村民小组的普米族群众端上了乡村旅游“金饭碗”,摘掉贫困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攀天阁乡乡长周兴说。

  普米族和卫芳一家的变化就是皆菊村迪姑村民小组近年发展的缩影。5年前,和卫芳的丈夫溘然长逝,留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如千钧般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一家人的年收入仅有2000元,生活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和卫芳没有在苦难的命运面前低头,而是用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着现实生活,但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就在此时,三峡集团的精准扶贫犹如及时雨一般,给和卫芳带来温暖与希望。和卫芳家住进了修葺一新的具有普米族特色的安居房,这也让她家具备了接待游客的条件,和卫芳参加了攀诚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起了黑谷、天麻、土鸡等种养殖业,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再也不用为生活没有着落而忧心忡忡。2018年,和卫芳家实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7200元,摘掉了贫困帽子。

  每提及此,和卫芳总是会露出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她动情地说:“真的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三峡集团,让我一家的生活有了着落,有了盼头,让我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我们会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日子过好,和大家同奔小康。”

  攀天阁乡副乡长杨建军介绍,由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措施,迪姑村民小组精准扶贫的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全部脱贫摘帽。

  

  依靠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档立卡户和卫芳家过上了好日子

  迪姑村民小组依靠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普米族很多,普米族妇女熊文玉就是其中之一。熊文玉家有5口人,现在她家的乡村旅游生意很红火。熊文玉不无自豪地说:“前天,我们家来了3名广东的自驾游客,住了3天,住普米特色民居,吃本地的土鸡、黑谷、木耳等特色食品,白天观赏攀天阁坝子风光,晚上欣赏普米民歌,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走时留下1600元,还买了2000多元的黑谷和天麻。”

  熊文玉说,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村里硬化了道路,改造了民居,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和种植业。她家住房改造,政府出资帮助一部分,她自己花了8万元,为的是让游客住得舒服安心。此前,一名游客把在她家居住的整个生活过程用镜头记录下来,发到网上,无偿地为她家的特色民居做了宣传。如今,网上订住或登门求住的游客络绎不绝,应接不暇。今年4月份到现在,熊文玉家就来了8批游客,净收入8400多元。

  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施行下,在三峡集团的帮扶下,维西普米族聚居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对光明的未来满怀着无限的憧憬与热望。(本文原载自普米文化网,原标题《一枝一叶总关情——三峡集团帮扶维西普米族简要事迹报道》,文中部分资料由维西县扶贫办提供,有删节。)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