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王腾龙)多方协调15天,获取19份反馈报告;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措并举促成复工复产返岗1 万人;个人资助抗疫捐款13000元;全年奔波在白鹤滩库区推动移民工作,仅休假6天,连续工作达170天……这些用辛劳和汗水凝结起来的数字背后有故事、有温度!把这些数字关联起来的主人公,是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白鹤滩移民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项目部负责人刘灿。
千言万语
15天获得19份反馈意见书
▲ 疫情防控期间,刘灿(右一)察看白鹤滩迁建集镇二期场平工程建设情况,了解防疫及复工情况。(摄影:王腾龙)
“我认为这个问题还需要再深入讨论下......”、“加油......”、“感谢.......”,这些话是刘灿在白鹤滩移民截流验收报告讨论会议群里面反复提到的,一个为如期完成《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截流移民安置实施方案专题报告》(简称《截流报告》)评审而专门建立的微信群。2 月8日以来,类似的问题探讨和激励语在这个群里不分昼夜未曾间断。《截流报告》评审工作能否如期完成,直接影响白鹤滩水电站1#、5#导流洞能否按计划封堵,事关大坝安全和电站建设,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进度。为推进工作,在移民工作办公室主要领导的安排下,刘灿春节期间密切联系协调设计院和四川云南两省各级移民主管部门,创新使用通讯方式进行评审,协调设计院编写人员居家编制报告。仅用时半个月,设计院数易其稿,完成了《截流报告》。刘灿带领项目部员工白天督促各单位出函确认,晚上开会研究对策,采取人盯人战术、发扬钉钉子精神,用时一周,《截流报告》如期通过评审,为白鹤滩水电站 1#、5#导流洞如期封堵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省巧家县七里安置点建设现场(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供图)
千方百计
促成复工返岗1万人
2月9日,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松新南片区移民房建工程复工,成为白鹤滩库区第一个复工的移民项目,这背后除了地方政府的担当,还有刘灿的付出。疫情期间,他每日坚持与库区各县(区)主要领导和移民工程施工单位负责人沟通,研究提出管理人员和工人分时返程、工人按区域分时返程、住建和防疫部门平行检查等建议措施。大年初一,他戴着口罩拜访了宁南县县委书记和值班领导,为移民项目早日复工出谋划策,后又与宁南县县长一同现场调研慰问移民项目及值班人员。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会同宁南县移民主管部门调研移民安置点建设复工情况 (摄影:王腾龙)
同时,积极向三峡集团和移民工作办公室汇报,及时向库区移民县区捐赠防疫资金和物资。正是靠着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将心比心的诚意,赢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到2月底,库区移民主要县区基本实现了移民工程的全面复工,返岗近万人。
积极抗疫
个人捐赠13000元
疫情期间,作为项目部负责人,刘灿心系员工,深知确保部门员工零感染、零疑似的重要性。春节期间,部门每个员工都接到过他的电话,既有春节祝福,更有嘘寒问暖、提醒注意安全,甚至为每一名员工制定了返岗路线图,确保了项目部全体员工平安健康返岗。作为水电移民体系中电站业主方的代表,他心系参建各方,主动询问是否短缺防疫物资。对于个人所缺,他自掏腰包购买相赠;对于单位所缺,他想方设法联系捐赠和购买渠道,有效推动了移民工程的复工复产。作为三峡集团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时刻关注防疫形势,通过党团组织、志愿者协会、校友会等组织向抗疫一线捐款捐物价值超过13000元,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舍小家为大家
连续工作达170天
最后一组数字,可以说是冰冷得刺骨,温暖得炙热。今年是刘灿连续第3年春节值班,为了让项目部同事和家人更多团聚,他自己已经连续3年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为了打好这场移民攻坚战,又突遭疫情来袭,将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再次推迟。迟到的又何止是团圆饭,还有早该拥有的休息。2019年,他只休了6天假,到目前已连续奋战 170 余天。没有人是钢铁之躯,没有人会不知疲倦,刘灿也不例外!可他却说,“我必须守在这里,因为我的工作关系着10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关系着大国重器的顺利完建。谁不渴望家庭的温暖,但我更加渴望移民的搬迁安置早日完成,移民的幸福安康早日实现。”
四川宁南松新南片区一期移民建房(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供图)
这就是刘灿的故事,一名疫情期间的坚守者,一名移民战线的守望者。他守的是工地,更守的是初心;他望的是家庭温暖,更望的是万千移民幸福。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5日